“人生在一刹那间改变,那一刹那稀松平常”

颢东看文学 2025-03-21 16:22:38
笔记灵感 我会被文字打动 ◻️《奇想之年[搜索高亮]》 ◻️琼·狄迪恩 著 · ◻️这当然不是我第一次读关于丧亲的书,却是第一次被书中这样排山倒海却又绝望无声的哀恸所震撼,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甚至感觉溃散的不止是她,还有我。 · ◻️2003年12月30日晚,那一晚看上去和之前的很多个夜晚并无不同,如果一定说有,那或许是作者的女儿感染肺炎,此刻住在医院。 · ◻️作者狄迪恩同丈夫约翰·邓恩像从前的很多次那样,在纽约的寓所的客厅里刚刚坐下吃晚饭,约翰说着话,然后停住了,他举着左手,人却一动不动——然后就没了。 · ◻️你要怎么接受,前一分钟还在问你今晚倒给自己的酒是什么种类的爱人,下一分钟已经因为心脏病无情殒命? · ◻️你要怎么接受,那颗先天不足的心脏,在经过后天很多人为且有益的干预后,明明已经工作得那样出色了,却忽然发生室颤? · ◻️你又要怎么接受,黑暗忽然来袭,割断一切与旧日的联结,你此后生命的每时每刻,都不再有他的陪伴? · ◻️而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你唯一的女儿身在医院,并不清醒,她要在很久之后才会明了,再也没有父亲了。 ·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狄迪恩用近乎狂暴的笔触,将丈夫猝然离世后的一年时光,破碎却坦诚地写了出来。 · ◻️我在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中,一次次看到了她的“现实解离”,一次次看到她的不忍哀悼,一次次看到她想“带他回来”。很难说,我在其中看到的,不是那些新近丧亲的无数人,以及过去某一个时期的自己。 · ◻️他们都有着相似的面容,也许只有在自己脸上目睹过这种面容的人才能辨别出来——是一种极端脆弱、赤裸与坦诚的面容。丧亲之人之所以有这种裸露的面容,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正在变得无形。 · ◻️河流的意象是具有力量的,无论冥河、忘川,流水将丧亲之人带去无望的未来。 ·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能读到,不久之后的某一天,狄迪恩的女儿病情突然恶化,经过漫长的抢救和治疗,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到人间。 · ◻️所以这真的是无比虚空又无助的一年。相濡以沫的丈夫离世之后的这一年,狄迪恩的生活好似与过去拦腰截断,肉体虽勉力支撑,不至于倒下,精神上却如散碎的片段,在本书的无数段落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丧亲的人从丧恸到逐渐愈合的艰难过程。 · ◻️狄迪恩本身就是很出色的作家,所以我们才有可能读到关于个人恐惧和丧亲经历如此准确和坦诚的记录,她在自救,即便不知道疗愈是否可以成为可能。 读书 阅读 改变自己 疗愈 纪实 奔腾

0 阅读:0

评论列表

Geminiccccc

Geminiccccc

1
2025-03-22 01:59

我也想买一块布来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