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看人:好久没读到这么敢写的书了!

颢东看文学 2025-03-29 16:12:21
笔记灵感 我会被文字打动 ◻️《猫眼看人》 ◻️杨念群 著 · ◻️这是一本历史学家写就的随笔集,它很有意思,从中我们既可以读到史学的严谨沉稳,又可以读到文学的诙谐犀利。 ·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书名,作者在书中谈到,养过猫的人都知道,猫的习性并非总是恭顺可亲,而是颇带点傲慢自尊,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处处与人较短争长,时时刻刻要与人争个平等,而且十分好奇和具有参与精神。 · ◻️有着如此天性的猫咪,并不会受所有人喜爱。但是我们在对待外界,包括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偏偏需要一些从猫眼看出去的态度,去质疑,去思辨,去探寻,去研判,而后才能做得真学问,守住真尊严。 · ◻️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 · ◻️经过作者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我们会忽然醒悟,也许历史不是我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也许史观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出现疏漏和偏差,后人视今,一如今之视昔,在代际传递中,我们理应秉持着在弄清“是什么”之后多想想“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治学习惯。 · ◻️在谈到“清流与浊流”时,他会写,“清流”的说法来自古代的“清议”,“清议”既是庙堂之上也是乡野民间的议论,系对某人的个人品质进行评判。 / 有的人一遭清议,便觉得耻辱难当,在亲友间抬不起头来,顾炎武就有过“一玷清议,终身不齿”的议论。所谓“舆论杀人”,看来自古就有。 · ◻️在谈到如何进行史学书写时,他会写,史景迁在《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一书中描述很多场景时以康熙的第一人称讲述,由此犯了当代历史写作的大忌——人们普遍认为书写者应永远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冷静观察,不得随意闯入现场胡乱搅局。 / 让历史人物随便开口,完全破坏了客观公正的科学教条。通篇都用自传体口吻娓娓叙说历史更是“大逆不道”,弄不好会身败名裂。 / 但是作者认为,我们理应多写一些“有温度的历史”,也多一些“动情的史学家”。在作者看来,如果想让历史写作显得不那么刻板和面目可憎,一个历史事件只要确认发生过,那么它由谁来叙述——即使是历史人物的第一人称——也没有根本性差异。 / 史学如果真把文学当情人对待,二者谈恋爱的默认规则应该是这一点。 · ◻️在书中,作者还对“明清文人的关系学”“中国人怕出海吗”“科举果真一无是处吗”等话题进行探讨,文字鞭辟入里,见情见性,读来十分过瘾。 读书 阅读 历史 历史那些事儿 侃侃而谈历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