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或迎来大变局:处于风暴眼的新加坡,对“惊涛骇浪”是最警觉的!【下】 马

物流启示通 2025-04-01 16:09:33

马六甲海峡或迎来大变局:处于风暴眼的新加坡,对“惊涛骇浪”是最警觉的!【下】 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贸易中枢。2024年,有8.76万艘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约占全球海运份额的28%(按商品价值)。 2024年,我国对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的外贸依赖度仍高达68%。其中,我国原油进口的67%、液化天然气进口的41%需经由该海峡。 长期以来,新加坡努力在中美之间进行着“钢丝绳外交”。 -在安全领域方面,1990年,新加坡与美国签订《谅解备忘录修正议定书》,确立了军事防务关系。2019年,双方进一步延续该协议,美国可以“根据安全自主需要,使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并获得后勤支持。”近年来,新加坡积极响应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 -在经贸领域方面,新加坡高度依赖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是第一个同我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东盟国家(2008年),也力推RCEP深化对华合作。目前,中新有4个副总理级双边合作机制(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苏州工业园协调理事会/天津生态城协调理事会/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协调理事会),2023年中新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一直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既赚中国的钱,又盖美国的保护伞。如今,随着中美博弈升级,新加坡对当前局势变化的感知要深切得多,一旦中美贸易争端硝烟弥漫在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将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几个显著的事件摆在面前,新加坡不得不有所考虑: 1.巴拿马运河案 特朗普二次上任以来,一再声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的国家资产”,并明确表示不排除通过军事手段“完全收回巴拿马运河”。在美国的威胁下,巴拿马方面于2月6日宣布,将不再与我国续签"一带一路"协议。 2.李嘉诚港口出售案 对时事洞若观火的李嘉诚,在未请示大陆和香港官方的情况下,在3月4日“突然”把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注:该出售案现已被干预],这些港口也包括了李氏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港口,成为全球史上最大规模的港口资产出售案。 3.菲律宾总统逮捕案 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从香港飞抵马尼拉后,在阿基诺机场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拘捕,杜特尔特与马科斯两大家族彻底闹翻。菲律宾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引发东南亚国家反思,奉行“钢丝绳外交”的新加坡、“竹子外交”的越南、“平衡木外交”的泰国等,昭示着小国生存逻辑在大国博弈下的窘境。 4.航运航道审查案 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在3月17日发布《关于对国际海上交通关键要道过境限制进行专项审查》文件,宣布对全球七大国际海运咽喉要道启动系统性全面审查,其中就包括了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如果外籍船舶船东或经营者被FMC认定其船舶调配或航线规划导致港口拥堵,将采取限制、禁止或扣留等措施,乃至拒绝不合规的船舶船东或经营者进入港口。 2024年,新加坡经济增速几乎腰斩,从3.2%降至1.8%,被新加坡称为“贸易立国模式面临30年最大危机”。 有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新加坡作为全球贸易与地缘政治的“风向标”,有着丰富阅历时年73岁的李显龙形容当下这场危机是“80年未见的惊涛骇浪”。 李显龙几乎是在明示,新加坡需要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 但是,新加坡又能准备什么呢? 李显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他也给不了。 不像我们,加入游戏并改变游戏。 一向引以为傲的拥有27个自贸协定编织的贸易网络、16个国际仲裁中心构建的法治信用以及全球第一的港口效率,可能就是新加坡其力所能及的最大准备了。 在美国极具破坏性的单边政策、贸易保护主义、长臂管辖之下的混沌时代,暴露出残酷真相: ——小国的生存空间和极致的装修粉饰,只不过是大国博弈的剩余价值罢了。 李显龙只能向全球做出一种事实的表达,并提醒: “系好安全带”。

0 阅读:0
物流启示通

物流启示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