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碰撞并爆燃,车内3名女大学生全部遇难。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导航辅助驾驶)状态,系统检测到施工路障后发出预警并减速,但驾驶员接管后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时速约97km/h。 事故车辆为低配标准版,未搭载激光雷达,辅助驾驶功能较中高配车型有所缩减。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已于4月3日指导属地公安机关展开调查,强调事故处理需确保公平公正。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具体责任尚未明确。 遇难者母亲王女士此前在微博详细质疑车辆自燃、车门锁死等问题,并称小米未主动联系家属。但4月2日晚,其微博内容被清空。遇难者男友的账号同样清空事故相关内容,仅保留封面留言“爱你”。 据媒体报道,家属态度从最初激烈质疑转为配合调查,可能与小米团队介入沟通有关。小米CEO雷军承诺配合调查并回应社会关切,团队已提交车辆数据。但事故仍导致小米股价连续两日大跌,市值蒸发超1200亿港元。 事故车辆开启的NOA系统属于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但系统从预警到碰撞仅间隔2-3秒,引发对反应时间不足的质疑。专家指出,车企宣传中“智能驾驶”的表述可能误导用户过度依赖技术。家属质疑车辆碰撞后自燃及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小米回应称,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未设计识别锥桶等障碍物,且事故原因需结合调查数据判断。 业内批评部分车企过度渲染“智能驾驶”功能,低配车型与高配版技术差异未充分告知用户。同济大学教授指出,驾驶员教育滞后于技术推广,需加强安全警示。此次事故可能加速L3级自动驾驶法规制定,推动车企在安全性与功能宣传上更趋谨慎。北京、武汉等地已立法支持高阶自动驾驶测试,但行业共识认为L2级仍属辅助驾驶,责任主体为驾驶员。 目前事故调查由安徽省公安厅主导,小米与家属均表示等待最终结论。事件暴露了智能驾驶技术推广中的用户认知偏差与宣传争议,也为行业敲响安全警钟。后续进展需关注调查结果及车企应对措施。 小米车车祸 小米事故进展 小米高速事件
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碰撞并爆
君旭和趣事
2025-04-04 16:14:0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