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康熙下朝后,兴致勃勃地回到寝宫。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贴身侍卫偻赫等人,被太监总管吴良辅私自换掉。康熙大怒,但令康熙想不到的是,吴良辅竟然是奉圣旨抓的人。 康熙一脸疑惑,问吴良辅自己何时下过这样的诏书。 吴良辅一脸恭敬的将圣旨递给康熙,康熙一看顿时大怒,将圣旨扔到吴良辅的脸上,怒骂道:"好一个辅政大臣,竟以朕的名义下这样的诏书!我怎么不知道偻赫等人犯过这样的罪!" 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吴良辅,康熙心里明白,此事与他无关,是鳌拜等人专权,特意派人换掉自己的亲信,以此来监视自己,深吸一口气之后,便让吴良辅离开。 心里一肚子气的康熙准备到御花园散心,回想起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鳌拜等人跪在自己的面前,信誓旦旦的说道要好好辅佐自己。 转眼间,鳌拜竟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更重要的是自己年幼,根基不稳,又该如何夺回权力呢? 正当康熙愁眉苦脸的时候,看了一眼紧跟在自己身后的新侍卫,顿时来了主意。 康熙对他们下令,要求他们之间相互搏斗,谁赢了重重有赏。 正当侍卫们打得正起劲的时候,康熙却偷偷跑去喂鱼,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侍卫都躺在了地上。 康熙故作严肃下令,以这些侍卫不称职为由统统撤职,不动声色的剪除鳌拜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 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康熙对鳌拜提出新侍卫不称职,要求鳌拜将偻赫等人释放,继续担任康熙的侍卫。 不料,鳌拜只是冷冰冰的说了一句:"偻赫等人犯下大罪,臣已经将他们斩首示众,以震慑人心。" 康熙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大声质问鳌拜为何擅自斩杀自己的亲近侍卫。 鳌拜目光直视康熙,回答道:"偻赫等人亵渎宫规,此乃臣等公议,不杀偻赫无以正国法。" 康熙追问鳌拜偻赫等人究竟违背了哪一条法律,鳌拜回答道:"偻赫等人擅自议论先帝,妖言惑众,迷惑人心"。 康熙顿时明白了,先帝顺治之死一直是宫廷禁忌,康熙无力的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嚣张跋扈的鳌拜,内心对于权力的追求从未如此强烈过。 此事过后,康熙再也没有和鳌拜等人发生正面冲突,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重掌大权。 四位辅政大臣当中,为首的是索尼,慢慢的,康熙发现索尼并不像鳌拜一样嚣张跋扈,是真心想要辅佐自己的。 但是在权力面前,忠心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康熙一直在暗中试探和接触索尼。 索尼作为政坛老手,并没有直接表明支持康熙,直到索尼病逝前,看见鳌拜权势日重,十分的担心朝廷的未来,于是带头上书康熙,要求他亲政。 康熙十分高兴,亲政虽然不能立刻夺回所有的权力,但是从礼法层面来说鳌拜等人应该逐渐将权力交还给自己。 索尼病逝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住鳌拜,同时康熙帝也发现剩下的三位辅臣也并非团结一致,而是矛盾重重,特别早以苏克萨哈和鳌拜的对立最为激烈。 当时鳌拜要求苏克萨哈所代表的正白旗置换土地,还没有等他发表意见,正白旗出身的户部尚书等人就纷纷跳出来指责鳌拜。 鳌拜顺势将他们逮捕入狱,并且上书康熙要求斩杀这些大员,康熙为了拉拢苏克萨哈,驳回了鳌拜的建议。 康熙没有料想到鳌拜居然嚣张至此,居然直接绕过康熙,擅自颁布矫诏,将户部尚书等人直接斩杀。 苏克萨哈见状,深知自己无法抗衡鳌拜,于是要求给先帝守陵,希望鳌拜能够放自己一马,但是事与愿违,鳌拜在苏克萨哈交出权力的那一刻,便网罗了所谓的二十四大罪,将苏克萨哈一族尽数诛杀。 鳌拜的权势在此刻达到了巅峰,同时也将原先苏克萨哈一党推向了康熙帝身边。 由于京师内外几乎全部是鳌拜的亲信,为此康熙特地下令以巡视各地为由,将鳌拜亲信尽数调往外地,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同时还招募贵族子弟,整日在宫中练习摔跤,鳌拜见状以为康熙帝玩物丧志,便进一步放松了警惕。 最终,鳌拜在宫内被康熙帝设计生擒,召集王公大臣商讨如何处理鳌拜,在综合考虑下,鳌拜被判处囚禁终身。 康熙最终重夺大权,励精图治,开康乾盛世,成为一代明君。
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侧躺着
【5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