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1年,王世充战败投降,单雄信被俘。李世勣连忙向李世民求情说:“殿下,单雄

新霖谈历史 2025-04-09 14:06:16

公元621年,王世充战败投降,单雄信被俘。李世勣连忙向李世民求情说:“殿下,单雄信武艺绝伦,骁勇善战,乃是世间少有的虎将。若能赦免其死罪,必能为我大唐再添一员猛将。臣愿倾尽家产,献出官爵,为他赎命,只求殿下饶他一死。” 面对李世勣的苦苦哀求,李世民的脸上却不见丝毫动容,他说:“此人反复无常,绝不可留。”说完,李世民拂袖而去。 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与李世勣是同乡,更是刎颈之交。隋末大乱,他与李世勣一同加入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成为最早的核心成员之一。 瓦岗军起初虽有万余人规模,但只能算是一般农军,无法与隋朝官军相抗衡。李密到来后,才彻底改变这个现状。 公元616年,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军讨伐翟让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此前与张须陀交过手,屡战屡败,因此翟让比较畏惧张须陀。 但李密却说张须陀有勇无谋,不足为惧,可智取,于是瓦岗军在大海寺北树林内设下埋伏,以主力从正面引诱张须陀来攻。 张须陀果然中计,被埋伏的瓦岗军包围,最终被斩杀。 李密一战成名,之后又率领瓦岗军攻取兴洛仓。翟让自知能力不如李密,于是推举李密为瓦岗军的首领,称作魏公,李密则封翟让为司徒,拜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房彦藻为左长史。 随着李密的威望如日中天,瓦岗军的实际权力几乎完全落入其手,原首领翟让的地位日益边缘化。这引起了翟让身边一些老部下和亲信的不满,于是开始频频向翟让进言,希望翟让重新夺回李密手中的权力。 翟让人颇为豁达大度,起初并未太当回事,甚至还出言安抚,认为李密功高劳苦,大权在握也是理所应当。 然而,说者有心,听者更有意。翟让亲信们的“怨言”,很快就传到了李密的耳中。李密身边的谋士们,如房彦藻、郑颋等人,也看出了其中的凶险,不断向李密进言,认为翟让兄弟“皆有异图”,必须及早铲除,以绝后患。 不久,李密摆下“鸿门宴”,准备在宴会上动手,除掉翟让。 这一天,李密以商议军机大事为名,在自己的大营中摆下宴席,邀请翟让及其主要心腹前来赴宴。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翟让不明所以,带着兄长翟弘、侄子翟摩侯,以及心腹大将单雄信、李世勣,应邀前往。 宴会开始前,李密特意支开了单雄信、徐世勣两人。 支开了翟让身边的主要“保镖”后,李密拿起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强弓,故作神秘地递给翟让,笑着说:“翟司徒,我近日偶然获得一张宝弓,还请为我品鉴一二。” 翟让生性豪爽,也好武艺,听闻有宝弓,顿时来了兴致,接过弓后赞了声“好弓,随即运足力气,将弓弦缓缓拉开,想要试试弓力如何。 就在翟让全神贯注于拉弓时,身后的蔡建德随即挥刀将其砍倒在地,翟让当场身亡。 与此同时,埋伏在帐外的刀斧手也一拥而入,对着毫无准备的翟弘、翟摩侯等人乱砍乱杀。 被支开到隔壁营帐的徐世勣,隐约听到了这边的动静不对,知道大事不好,拔腿就跑,刚跑到门口被刀斧手砍伤脖子,眼看就要丧命,幸好李密的另一位心腹大将王伯当及时赶到,大声喝止:“魏公有令,徐世勣不可杀!”这才保住了李勣一命。 单雄信见大势不妙,当即磕头求饶。 房彦藻见单雄信骨头这么软,凑到李密耳边,低声进言道:“魏公,这单雄信素来桀骜不驯,今日却如此卑躬屈膝,足见其为人反复无常,贪生怕死,此等人留之何用?况且他与翟让情同手足,今日虽降,日后难保不生异心,必成祸患,不如趁此机会,一并除去,以绝后患!” 但李密沉吟片刻,最终拒绝了房彦藻的建议,他说:“今日之事,只为诛除翟让兄弟及其死党,以安瓦岗人心。单将军乃是当世虎将,更是我瓦岗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如今大业未成,强敌环伺,正是我等用人之际,怎可滥杀无辜,自断臂膀?” 就这样,单雄信逃过一劫。 然而,房彦藻的担忧,不幸一语成谶。 公元618年,李密在邙山之战中被王世充击败,仓皇退守洛口仓城,急需各路兵马前来救援。然而,此时奉命驻守偃师、扼守洛口门户的单雄信,却选择袖手旁观,反而开城投降了王世充。 单雄信投降王世充后,被拜为大将军,颇受重用,在对李唐的作战中也非常卖力,差点两次要了李世民的命。 一次是在洛阳城外的一场遭遇战中。李世民率领少量精骑侦察敌情,不料与王世充的大部队遭遇。单雄信一眼认出了被重重围困的李世民,立刻拍马舞槊,直取秦王。眼看长槊就要刺中李世民,李世勣闻讯赶来大声一声:“这是秦王殿下,不得无礼。”单雄信于是放弃进攻带兵离去。 另一次,则是在李世民打猎的时候,碰上了王世充的大部队。单雄信依旧冲锋在前,直取李世民,尉迟敬德上前抵挡,一枪刺落单雄信于马下。 这两次差点命丧单雄信之手的经历,让李世民心有余悸,更何况单雄信身上还背负着“反复无常”的标签,他先事翟让,后事李密,再主动降王世充,最终让李世民动了杀心。 所以,无论李世勣如何求情,李世民最终还是将单雄信处死了,而瓦岗旧将除了李世勣外,无一人为单雄信求情。

0 阅读:34
新霖谈历史

新霖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