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天,李国秦发现17岁的女儿小腹凸起,呕吐不止,想问明缘由,却遭到丈夫百般阻拦,最 后在她的一再逼问下,丈夫才吞吞吐吐地说道:“她怀的我的孩子。” 1947年的上海,表面上繁华热闹,但背后藏着不少家庭的糟心事。李国秦那天撞上的,就是这么一桩让人脊背发凉的秘密。她17岁的女儿,本该是青春年华,却突然小腹凸起,呕吐得停不下来。她起初没多想,毕竟孩子还小,可能就是吃坏了肚子或者身子不舒服。可时间一长,她越看越不对劲,女儿的状态越来越奇怪,作为母亲,她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她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每次开口问,丈夫张福运就跳出来拦着,态度慌张得让人起疑。 李国秦不是傻子,她越琢磨越觉得事情不对。张福运那副遮遮掩掩的样子,像是在藏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她也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家里的事她向来有主意。于是,她铁了心要问个明白,哪怕丈夫再怎么拦,她也不退缩。终于,在她一再逼问下,张福运扛不住了,低着头,声音跟蚊子似的,吐出一句让人头皮发麻的话:“她怀的我的孩子。”这话一出,李国秦整个人都懵了,脑子嗡嗡响,像被雷劈了一样。 这可不是普通的家庭纠纷,这事砸下来,整个家都碎了。李国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枕边人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她17岁的女儿,还是个孩子啊,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父亲?张福运不是什么值得同情的人,他干的这事,恶心透顶,没半点可以洗白的地方。李国秦心里翻江倒海,又愤怒又恶心,但她没让自己陷在情绪里太久。她知道,这时候光生气没用,得做点什么。 想想看,1947年那会儿,社会风气还挺保守,女人的地位不高,离婚更是稀罕事。可李国秦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她有自己的底线。她嫁给张福运时,本以为是个正经男人,能一起过日子,谁知道他背地里是这种货色。她女儿的遭遇,成了压垮这段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国秦没犹豫太久,她选择离开,不是因为她软弱,而是因为她明白,留下来的日子只会更烂。 离开张福运,对李国秦来说,是个艰难但必须的决定。那时候的女人,离了婚等于跟社会对着干,街坊邻居的闲话能把人淹死。可她不在乎,她不想再跟一个连自己女儿都不放过的男人过下去。她带着女儿走了,头也不回。这一步,迈得果断,也迈得让人佩服。她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给自己和女儿找一条活路。 这事要搁现在,可能早就闹上法庭了。可1947年那会儿,没这么多法律撑腰,女人能做的选择不多。李国秦能果断离开,已经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的上海女人,但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骨气。女儿怀孕的事,她没法改变,但她能改变的是不让自己和女儿继续被张福运糟蹋。 张福运呢?这人没啥好说的。他干的事,放到哪朝哪代都是人渣级别。他不是被逼无奈,也不是一时糊涂,就是单纯的没底线。这种人,别指望他会后悔,他只会觉得自己倒霉被发现了。李国秦离开他,是最正确的选择,谁也不会觉得她做得过分。 这故事听着让人堵心,但也挺真实。那年头,家庭里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事,外人根本想象不到。李国秦的遭遇,不是个例,只是她比别人多了点勇气,走出了自己的路。换成别人,可能就忍了,或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她没让这件事毁了自己,反而让自己活得更明白。 再说说她女儿,这个17岁的女孩,真是可怜。她本该在上学或者准备嫁人,过着普通女孩的日子,却因为张福运,人生彻底变了样。她怀孕的事,成了她一辈子的阴影。李国秦带她走,是想给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可那时候的社会,对这样的女孩有多宽容,谁心里都清楚。她们母女俩后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但至少比留在张福运身边强。 这事让人忍不住想,婚姻到底是个啥东西?李国秦当初嫁给张福运,肯定没想过会走到这一步。她信任他,把家交给他,结果换来的是背叛。家庭本该是温暖的地方,可对她来说,却成了噩梦。1947年的上海,外头再热闹,家里的事还是得自己扛。李国秦的选择,挺让人敬佩的,她没被现实打倒,反而站了起来。 还有个问题值得琢磨:张福运为什么敢这么干?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天,干什么都没人管?那时候的男人,大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尤其是家里的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可他忘了,女人也有自己的底线。李国秦不是那种只会哭的软柿子,她用离开告诉他,错了就得付出代价。 李国秦不是完美的人,她也有自己的苦和累,但她没让自己垮掉。她带着女儿离开的那一刻,可能心里还是乱糟糟的,可她知道,这是她能做的最好的选择。想想1947年的社会,女人能做到这一步,真不容易。
1949年,抗日烈士谢晋元的遗孀,请求上海市长陈毅,给她一个房子。陈毅当即下令,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