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白铁华领着媳妇儿来到王换于家,一进门就跪下,边跪着边往前走,走一步喊一声“娘呀,儿来晚了,对不住您。”王换于老泪纵横的说“娘老了,念着你的心已经悬了42年了。” 在1888年,王换于出生于沂蒙地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起初她连个名字都没有,就叫做山丫头。19岁那一年,为了两斗谷子的彩礼,母亲把她嫁给了一个姓于的人家。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也来到了沂蒙山区。王换于也入了党,在1938年时成为了党员,可在填写姓名时,却不知该写什么,总不能写山丫头吧。正当她茫然不知所措时,一位干部走上前来。沉吟片刻说“你既姓王,当初是因为两斗谷子换到于家当媳妇的,不如就叫王换于。” 曾经的山丫头就这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考虑到八路军总是不断的转移,部队的托儿所也跟着东躲西藏。托儿所中既有领导的子女,也有烈士的后代,他们大的有七八岁,小的才几个月。长期的颠簸,显然不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不仅营养跟不上,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也随时容易发生危险,严重者甚至有生命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王换于觉得可以开办一个地下托儿所,后来他主动向徐向前提及了此事。战时托儿所便这样成立了。 1940年到1942年三年的时间里,王换于一直照顾着托儿所中的孩子们,为了将孩子养好,,她几乎用生命来呵护,常常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而那1日,她在去往西店庄看望寄养的烈士后代后,将瘦到不像样的烈士子女抱回了家。 看到王换于抱回来一个孩子后,儿媳诧异万分,王换于却将孩子塞入儿媳怀里,说“这个孩子你要好好拉扯,这是咱们烈士的后代呀,就算是让咱的孩子吃粗的,也得让这个孩子喝奶。” 彼时因战时托儿所中孩子多,而王换于的二儿媳虽正在哺乳期,但照顾着这么多孩子,奶水已经不够了。所以她便喂自己的孩子喝粗粮,一切先紧着烈士的后代。 烈士的孩子长大了,王换于的几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了。沂蒙母亲王怀宇她所办的托儿所里,孩子最多时可达40多名,但这些孩子却无一伤亡。其中就连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徐向前的女儿徐鲁溪也都曾得其照顾。 在1941年时,日军大扫荡。大众日报社的白铁华也被日军抓捕了,日军对他严刑拷打,用滚烫的烙铁把他身上烫的血肉模糊,白铁华奄奄一息,最后被营救出来后送到了王换于家中。 为了照顾好白铁华,王换于便四处去打听治烙伤的方子,最初听闻蜂蜜管用,他便四处去搜罗蜂蜜,给白铁华抹在身上。 发现不能好转后,又去南山上找到一家猎户,专门托对方打了一只獾,将自己的头发烧成灰,与獾油和在一起。擦拭伤口虽有效果,但是见效仍然不大。幸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白铁华的伤口终于渐渐的不再流脓流血了,有了恢复的趋势。 在王换于的精心照料下,白铁华的伤终于好了。后在1983年,白铁华专门带着媳妇儿探望恩人王换于,两口子一进家门便跪下,跪着向前走,喊着“娘儿来了。”王换于也是一眼就认出了白铁华。老泪纵横的说自己念着白铁华已经念了40多年了。 参考资料: “沂蒙母亲”王换于
表弟最近因为彩礼谈崩了表弟25岁,身高1.78,相貌端正,某公司工作,踏实努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