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都被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哪怕是杜聿明、

曦月谈 2025-04-14 11:48:19

解放战争时期,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都被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哪怕是杜聿明、王耀武等国军名将,也都被关了10年才获得特赦,然而有一名国军中将却只关了2年就获得特赦,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人叫区寿年,是国民党第七兵团中将司令。 1948年6月,豫东战役打响不久,开封就被解放军围攻,于是驻兵在民权的区寿年奉蒋介石之命,率5个旅前往增援。 然而区寿年有畏战情绪,觉得立不立功无所谓,但绝不能做第一个挨枪子的,所以他一路上行军缓慢,结果在行至龙王店时,遭到了解放军的分割包围,区寿年在坐坦克突围逃跑时,由于坦克出了故障,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区寿年被俘后,大言不惭地对俘虏他的解放军说:“快带我去见粟裕,我是他的朋友。” 原本区寿年认为说出粟裕的名字,能镇住俘虏他的解放军,没想到解放军认为,他一个手下败将,竟敢直呼司令员的名字,属实是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几个解放军一气之下,打得他连喊救命,后来还是一位干部经过,才阻止了这场闹剧。 经过盘问,大家这才得知,区寿年说他认识粟裕还真不是吹牛。 区寿年和粟裕的交集是在1927年的南昌起义。 那时,区寿年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28团第3营营长,而粟裕还是警卫班班长,两人虽然有了交集,但区寿年并不愿意与共产党走得太近,所以在向广州进军时,带着队伍脱离了起义军。 此后,区寿年先后参与粤桂战争和中原大战,紧接着还奉命参与中共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和第三次围剿,而他也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步步高升,到抗战爆发时,已经升任师长职务了。 不过,真正让区寿年名声大噪的还是在抗战时期。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区寿年正驻军上海,面对嚣张的日军,蒋介石并不想引发战端,所以要求区寿年所在的第19军后撤,但区寿年却拒绝服从命令,并且还积极备战。 果然不久后,日军陆战队便全副武装登陆上海,并口出狂言要4个小时拿下上海,结果当他们和区寿年的队伍交手后,才发现区寿年的指挥能力非同一般,导致他们不得不3次换司令官,4次增兵,硬是打了33天,最后虽然区寿年所在的部队撤退了,但区寿年顽强勇猛的作战精神,鼓舞了全国抗日的热情,而他也因此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可接下来围剿红军的战斗,不仅让区寿年损失惨重,也让他意识到国共内战只会两败俱伤,无益于抵御外敌,因此他为反蒋积极参与福建事变,结果遭到了蒋介石的武力镇压,他所在的第19军被取消番号,而他为躲避抓捕,只得前往香港,再转道德国继续军事深造。 抗战爆发后,时任桂军第8军团176师师长的区寿年参加了淞沪会战,并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勇猛,直至上海沦陷,他才带着部队撤退至浙江。 此后,区寿年又参加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而他也凭着战功屡屡升迁,至1939年,已经担任第48军军长职务。 然而区寿年的辉煌战绩,也让他遭到同僚排挤和妒忌,再加上他曾有过反蒋的历史,因此蒋介石对他一直很不信任,特别是在他保释过一些人后,更是认定他犯下了“通共”的罪行,于是不仅将他革职查办,还送他到陆军大学去进行思想教育,此后虽然被任命为副总司令,但他手中的权力很小,可以说已经被边缘化了。 直到解放战争爆发后,区寿年才再次得到重用,被提拔为第7兵团中将司令官,直至被俘。 作为战俘,区寿年只被关了2年就获得了特赦,并且还成为了政协委员,之所以他能获得这样的优待,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有个好舅舅。 区寿年的舅舅蔡廷锴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后来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讨伐过陈烔明等,是名声在外的将领。 区寿年从当兵之初,就得到蔡廷锴关照和提拔,甚至他参加南昌起义和脱离起义队伍,也都是听从蔡廷锴的命令。 ?蔡廷锴任19路军军长时,不愿意国共相残,为反蒋发动福州兵变,兵变失败后逃往香港,而区寿年也随之前往。 蔡廷锴在抗战中更是展现出了极为英勇的作战表现,是名声在外的抗日英雄。 抗战胜利后,蔡廷锴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独裁,于是他和共产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并在香港成立民革。 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被中央任命为国防副主席和政协委员,由于他颇有影响力,再加上他为区寿年四处奔走,因此区寿年得以获得特赦。 当然除了有个好舅舅,区寿年本身在改造的过程中也非常积极,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还有就是区寿年在抗战时期为抗日立下了大功,总之于区寿年有益的条件都摆在那里,所以中央最终在他被关押的第2年就特赦了他,而他在成为政协委员后,也把建设新中国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直到1957年病逝于广州。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