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邓公复出,离开江西前他点名要见一个人,后来此人官至上将! 1973年2

墟史往事 2025-04-14 13:46:17

1973年邓公复出,离开江西前他点名要见一个人,后来此人官至上将! 1973年2月,已在江西居住三年多的邓公,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让他尽快回到北京参加工作,这也代表着邓公复出。但邓公并没有立刻启程回京,而是点名要见正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的王瑞林,因为他准备将其带回北京! 那么,这个叫王瑞林的人到底是谁?以至于让邓公如此地关心? 王瑞林是山东招远人,1946年在胶东军区参军,之后因东北战场战事吃紧,王瑞林被调到了东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做参谋。新中国成立后,又被从东北调到北京,到政务院工作。 原本王瑞林跟邓公没有什么关联,但在1952年,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公被调回了北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因邓公的工作量很大,有时候周总理外出访问,还得代替他主持政务院的工作,于是组织上就给他派了一个秘书,而这个人就是我们视频开头提到的王瑞林。 在之后的40余年时间里,王瑞林都是负责邓公的秘书工作,在朝夕相处中,两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而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曾回忆道:父亲为人一向寡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从不多说,虽然不会多说,但他内心的感情却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对王瑞林这样跟随他多年的秘书,更是感情很深。这种感情,不同于对自己子女的骨肉亲情,但却又极其相似。 从邓榕的话中,足可见邓公对王瑞林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做了这么久的秘书。 进入特殊时期后,国内形势迅速恶化,邓公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下放到了江西劳动;作为他最信任的秘书,王瑞林自然受到了牵连,也被下放到江西,只不过两人没有在同一个地方,邓公是在拖拉机厂,王瑞林在进贤的五七干校。 邓公非常清楚,是自己连累了王瑞林,所以当1973年恢复工作后,立即到了五七干校看望他,准备将其带走。虽然王瑞林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依旧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这让邓公非常地满意。邓公的出现,让王瑞林很激动,没有想到老首长会在这种环境来看望自己,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回到北京后,邓公就向周总理申请,希望可以将王瑞林调回来给自己当助手。 周总理也同意了邓公的申请,两个月后,王瑞林就回到了邓公的身边;王瑞林知道,如果不是邓公替他说话,恐怕不知道还要在江西待多久,他非常地感激。 王瑞林一直得到邓公的重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王瑞林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并在1994年晋升上将。

0 阅读:207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