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不缺钱不缺地位,为何却执意要叛国投敌当汉奸?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公开宣布要和日本合作,举世哗然,谁都有可能叛变,大家就是没想过汪精卫。 为什么这么说呢?汪精卫是国民党的二把手,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啥都不缺,投靠日本就寄人篱下了,脑袋顶着“头号大汉奸”的骂名,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汪精卫走上了这条万劫不复的路? 第一个原因和大多数的汉奸差不多,认为中国打不过日本,早晚会被全占,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躺平。汪精卫年轻的时候在日本待了很多年,知道两国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差距,早投降少遭罪,趁现在还有点本钱,过去了也有底气和日本拍桌子。 事情也确实如汪精卫预料的那样,日本对这位国民党的二把手非常欢迎,帮助他在南京成立了一个盗版的“国民政府”,和正版的重庆政府分庭抗礼。 汪精卫这一叛变,让很多人对抗日更没有信心了。你想,国民党二把手的目光肯定看得更远,他都过去了,那下面的人还等什么?于是南京“伪国民政府”开张后,一大批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也跟着叛变了。 第二个原因,是在斗法中败给了蒋介石,他很不甘心,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汪精卫都是蒋介石的顶头上司,他始终认为自己的长相、文笔、资历等方面,都可以轻松碾压蒋介石,老蒋算个球? 先来说说长相。汪精卫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虽说“四大美男”的版本有N个,但汪精卫始终是其中之一,即便是放到现在,汪精卫那也是“帅哥”级的人物,而蒋介石的长相就很普通了,放到大街上也没人会注意到他。 至于资历,高出蒋介石不是一点半点,两人虽然都是同盟会的,但汪精卫是元老级的人物,蒋介石只能算是普通成员。 1905年,被清廷官方派到日本留学的汪精卫,加入了孙中山刚成立的同盟会。此时蒋介石正在保定军校读书,他是第二年才到的日本。 当时的汪精卫也是一名热血青年,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刺杀清廷的高级官员!他首先选定的目标是庆亲王奕劻,但没有成功;后来又选中了出访欧洲归来的载洵、载涛,不过也失败了。 汪精卫并没有气馁,最后决定一步到位,刺杀载沣!载沣是谁呢?他当时是清廷的摄政王,溥仪小皇帝的亲爹,汪精卫倒也想直接拿下溥仪,不过这孩子吃喝拉撒睡都在宫里,实在是进不去,但载沣则不同了,每天都要从家里到紫禁城打卡上班,于是汪精卫就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埋了炸药,差一点就成功了! 但这件事情却闹得满城风雨,尽管汪精卫被捕了,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威名远扬”的革命英雄,刺杀摄政王,有几个人敢? 此时的蒋介石,还在日本的振武学校练刺刀,谁会注意到这个小人物?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广州大元帅府改组成广东国民政府,汪精卫继承中山先生的衣钵,出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当时蒋介石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连国民政府的二把手都不是,汪精卫的地位远高于他。 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北伐,那要让谁去指挥这支大军呢?汪精卫推荐了蒋介石,于是蒋介石就从黄埔军校的校长,变成了北伐军的总司令。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是汪精卫的提拔,北伐军总司令怎么可能轮得到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这些实力派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蒋介石非常地有野心,他利用北伐拉起了一支嫡系部队,有了枪杆子,蒋介石的腰杆硬了许多,开始不那么地听话,所以北伐战争打了一段时间后,汪蒋就开始闹矛盾了。 不过蒋介石的实力越来越强,早就不是黄埔军校的那个“小蒋”了,汪精卫想要动他真得掂量掂量,估计这会儿汪精卫恨不得变出一颗后悔药吃下去。 眼看着蒋介石集团越来越强,汪精卫在和他的对抗中屡次失败,最后活生生从孙中山先生的继承人、国民党的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他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除此之外,汪精卫属于“文人政客”,而“幼稚”“爱幻想”是这类政客的致命伤,汪精卫不出意外也犯了。日本对他说:如果你能过来和我们合作建立“亚洲新秩序”,保证不要中国的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 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出来,日本耗费几代人才成功全面侵华,怎么可能就这样结束对华战争?这都谈不上文字游戏,简直是大白天说梦话! 不过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成座右铭的汪精卫,却相信了。周佛海私下曾说:汪先生总说要以和平救苍生,其实是不甘心当政治花瓶!就连他的日本顾问都看不下去了:汪先生既要当烈士又要做汉奸,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看着日本信誓旦旦的承诺,加上与蒋介石斗法的失败,汪精卫心一横,离开了重庆,经云南前往越南,在河内宣布投敌。 汪精卫幼稚得很,在云南的时候,他还和云南省主席龙云说:“如果我和日本人谈和,你会支持我吗?”龙云没有当面没有表态,待汪精卫离开后,他就报告了蒋介石,是不是很搞笑? 最后汪精卫才发现被日本人骗了,什么不要领土,两年内撤军,都是瞎扯淡,不过上了贼船的他也下不来了。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