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蒋介石是怎么度过的? 这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天,从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算起,到1949年为止,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掌握着国家机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装备有装备,而共产党的军队却只能钻山沟,但就是这样,他还是斗不过? 今天,老对手正式建政,而自己却如一只丧家之犬。 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这时候的蒋介石并不是在台湾收听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而是在广州,因为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南方的好几个省市仍被国民党控制着,但这并不影响新中国的成立。 蒋介石住东山梅花村32号,这里原来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的家,环境非常好。10月1日清晨,蒋介石早早就起床了,不过官邸却死一般地寂静,大家都知道他的心情很不好,走路、说话都小心翼翼。 蒋介石静静地看着窗外,一言不发,时不时叹口气。 突然,一个电话打破了沉寂,是空军司令周至柔打来的:“校长,再不起飞就来不及了!” 原来,蒋介石准备派飞机轰炸开国大典,空军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他最后的命令,不过这时候蒋介石却犹豫了,每次周至柔来电询问,他都说:“再等等。” 其实蒋介石也在考虑,就算把天安门炸了又如何?只能让人民对他以及国民党更加地痛恨,和中共斗了那么久,他开始明白,国民党的失败主要是不得民心,共产党的军队所到之处,人民夹道欢迎,而国民党军队却是鸡飞狗跳,这就是差距。 天安门后面就是紫禁城,谁能保证炸弹不落到那里,教员费心费力地要让北平和平解放,不就是为了保住这座古都?把它炸了,那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什么区别,岂不是成了民族罪人? 蒋介石想归想,我们自己也做了准备,解放军在北平周围部署了密集的防空网,把能拿来的高射炮、高射机枪都摆了上去,南苑机场还有一个飞行队随时待命,只要敌人敢来,那也别想轻松离开。 除此之外,把开国大典定在下午三点也有讲究。为什么不在上午举行呢?就是要防蒋介石的空袭! 蒋介石手里够得到北平的,只有美国给的B24轰炸机,主要部署在舟山基地,与北平的直线距离是1230公里。B24轰炸机的时速为488公里,航程3380公里,单程需要3个小时,把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三时,就是利用B24轰炸机没有夜航能力的弱点,只要来了就回不去,唯一的办法是降落在韩国,不过人家不同意。 综合这些考虑,蒋介石最终放弃了轰炸计划,他对周至柔说:任务取消! 紧接着,蒋介石打了一个国际长途,联系远在美国的夫人宋美龄,他迫切想知道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很希望美国能继续支持国民党。 蒋介石站在电话旁等了很久,才接到了美国那边。宋美龄倒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政府决定继续承认国民党,不承认北京政权。 听完这句话,蒋介石露出了10月1日这天的第一抹笑容。 不过当时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杜鲁门对他非常失望,给了那么多的武器装备,结果把仗打成那个样,简直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宋美龄到美国后,国务卿马歇尔拒绝官方会见,只愿意以“私人朋友”的名字接待她,这就说明马歇尔说的话,随时都可以作废。她在美国苦苦等待九天才见到杜鲁门,结果杜鲁门给了当头一棒:美国不能向中国提供比计划中的4亿美元更多的援助! 但蒋介石顾不上这些了,只要美国不承认新中国,一切都还有机会。 挂完宋美龄的电话,蒋介石的笑容也随之消失,在院子里一边踱步,一边听收音机里广播;当听到“蒋贼介石”四个字后,他非常地生气,同时也觉得要尽快出山。 此时的蒋介石已下野了,由桂系的李宗仁在前台主持工作,只不过依旧可以遥控指挥军队,时不时给李宗仁来个下马威,但老是背后操作,名不正言不顺,他很后悔下野前说的那句:五年内不过问政治! 然而蒋介石想要出山很容易,让手下不停地给李宗仁施压,逼迫他到美国治疗胃病。 蒋介石的上午就这样过去了,按照之前习惯,午饭后他要小睡一会儿,但今天这个日子,实在是睡不着。他端着一杯水,牢牢守在收音机旁,听着中央广播电台的直播。 下午三时,广播里传来了教员洪亮的声音,蒋介石感慨万千,当年第一次见到教员的时候,给他印象只有四个字:白面书生! 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天军校都没有上过的白面书生,却成了劲敌,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百万精锐部队,三年的时间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美国人给的那些先进武器装备,都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自己只得到了一地鸡毛。 就在这时,收音机里又播出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名单,他大骂娘希匹,因为当中有不少是之前老部下,例如张治中、傅作义、程潜、陈明仁等。 骂完娘后,蒋介石就没有再说什么话,一脸严肃继续听广播,尽管杂音很大,他还是耐着性子听完,直到开国大典结束。 1949年10月1日这天,对蒋介石来说,应该是最漫长、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蒋介石是怎么度过的? 这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难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14 14:58:38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