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有个下属叫刘昌毅,此人打仗勇猛,而且酒量惊人,人称“猛张飞” 1948年的

趣叭叭呀 2025-04-15 11:07:34

许世友有个下属叫刘昌毅,此人打仗勇猛,而且酒量惊人,人称“猛张飞” 1948年的济南战役结束之后,许世友一时卸下了沉重的军装,淡出了前线的硝烟。然而,随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这位老将军再次被召回战场,此次他担任东线广西边防部队的总指挥。面对新的战事,许世友深知自己需要一位可靠的副手。在众多昔日部下中,他最终选定了刘昌毅。 刘昌毅,湖北黄安人,1914年出生,自15岁便投身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崭露头角。尽管年纪轻轻,刘昌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很快便升为排长。1934年,年仅20岁的他已经是一名连长。在万源保卫战中,刘昌毅英勇冲锋,却不幸重伤昏迷。他被战友们误以为战死,准备下葬时,一位警卫员将他最喜欢的勃朗式手枪放在他手中作为陪葬,却意外发现他手指微动,奇迹般地“复活”。 此外,1946年刘昌毅在战斗中再次负伤,遭受炮弹袭击,面部及口腔严重受损。当时的总理周恩来得知情况后,迅速指示采取最佳医疗措施。虽有建议将其送往北平(现北京)接受治疗,刘昌毅却坚持留在部队。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当卫生部部长潘世征面对复杂的手术情况时,内心充满了犹豫和不安。医疗设备简陋,药品供应紧张,这让手术的成功悬而未决。而在这关键时刻,刘昌毅坚定地用笔在纸上写下了“大胆割”三个字。于是,手术在艰难条件下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不得不说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医学奇迹。 1979年,许世友在对对于自卫反击战中,选择了刘昌毅。尽管刘昌毅已经年近古稀,许世友仍然考虑让他成为自己的副手。为了验证刘昌毅是否还能承担战场上的重任,许世友决定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进行考验——饮酒。在南京军区任职的刘昌毅应邀来到广州,许世友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两人在畅谈中展开了一场酒仗。他们互相碰碗,很快就将三瓶茅台酒饮尽,通过这种方式,许世友试图判断刘昌毅的身体状况和战斗意志。 酒席间,许世友见刘昌毅精神矍铄,便半开玩笑地问:“还能继续喝不?”刘昌毅挺胸回应:“接着来,我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我就喝到哪。”这番话显现了他的豪气和勇敢。 那晚,两人均沉醉于酒意之中,彼此的豪情也深深打动了对方。次日醒来,许世友满怀欣赏地评价刘昌毅:“好一条汉子,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这一场酒席不仅仅是释放压力,更是一场深层的人格与勇气的试炼。 正是这样一位在生死线上多次徘徊的勇士,许世友信任地选择了他作为自己的副手。两位老兵在新的战争中再次并肩作战。 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两人合力指挥了东线的作战任务。尽管刘昌毅已年过花甲,他依旧毫不犹豫地穿越弹雨,亲自步行前往前线视察。 刘昌毅指出,虽然我军火力强大,但敌军大多藏身于坚固的掩体中,盲目的炮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他强调,战争不仅仅是火力的比拼,更是智慧和策略的较量。他提到,我军将增加侦察行动,通过精准信息获取,使每次炮击都能针对性地摧毁敌人的关键设施,从而节省炮弹,为战争的持久打击储备力量。 虽然外界有时候半真半假地传言许世友“喝酒选将”,但实际上刘昌毅的选择是基于他在多年战争中展现的坚韧与勇猛,他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见证了他的战斗历程。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