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张爱萍拨通了中南海西花厅的电话:“总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周总理十分谨慎地问:“如何证明这是核爆?不是化学爆炸?” 事关重大,可不能出一点点纰漏,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眼见不能为真,还得有数据证实。 1964年10月16日,在那一天的下午15时,中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消息传至北京后,前线指战员怀着激动和自豪的心情,通过专用通信线路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一重大成就。然而,面对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毛主席的反应出乎意料地谨慎。他强调需要彻底核实所有细节,以确保这一成就是确凿无疑的,并能够让国际社会相信这不是虚假的宣传。 就在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二机部部长刘杰在他的办公室——编号为177的房间——接到了张爱萍将军的电话。张将军在电话中报告说:“我是张爱萍。原子弹已按时爆炸,试验成功了!”听到这一消息,刘杰感到一阵振奋,他立即使用专用线路向周总理报告了这一情况。 大约在15时15分,周总理回电刘杰:“我已向主席作了报告,主席的指示是,我们必须确保这确实是一次真正的核爆炸。”刘杰了解到毛主席对此事的重视后,立刻转告给了张爱萍。 张爱萍回答说:“爆炸后看到了巨大的火球,不久便形成了蘑菇云。”这一描述是核爆炸典型的现象,为此次试验的成功提供了直观证据。 在专家团队列出了12条支持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科学理由后,毛主席终于确信并接受了试验的成功,这一成就被正式公布,为中国的国防科技写下了新的篇章。 随后,刘杰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些详细的观察结果,并向总理保证,原子弹的试验确实成功了。但对此,周总理再次打电话给刘杰,强调毛主席的指示:“详细查清楚,要让外国人相信。”这表明,尽管内部信心十足,但在国际舞台上的确凿证据同样重要。 在这段时间的背景下,另一关键信息也被传达。15时31分,高健民,177办公室的成员,接到了核试验场20号办公室主任李旭阁的电话。电话中,李旭阁报告说,在距离铁塔西侧500米处预先埋设的有线电遥测探头已经检测到了7000伦/小时的放射性剂量。这一数据是对核试验成功的又一强有力的证明,增强了内部人员对试验成功的信心,同时也为继续观察提供了具体依据,确保在国际上的声明有着充分的科学支持。 在当天下午15时38分,高健民收到了李旭阁的电话,报告称防化兵侦察分队在距离试验铁塔以西1600米处探测到了放射性沾染剂量,达到了4伦/小时的水平。这一数据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核试验产生了显著的放射性影响。 接到这一信息后,高健民迅速向刘杰及周总理办公室的军事秘书王亚志汇报了情况。王亚志在稍后的电话中表示,如果试验结果能更早得到确认,则希望前方能尽快提供报告。 到了15时58分,刘杰接到前方的详细报告后,确认了地面的放射性沾染数据,这进一步加强了核爆炸的证据。因此,他拨通了王亚志的电话,讨论是否应该先行报告试验的定性结果。随后,经专家团队对初步测量数据和爆炸现场的宏观情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一致确认这是一次原子弹爆炸,并提出了六条支撑这一结论的理由。同时,他们估算出原子弹的威力达到了TNT当量2万吨以上。 张爱萍将军在得知专家团队的分析结果后,于17时50分与刘杰进行了电话沟通,要求他将这些详细的分析结果汇报给周总理。这些分析不仅验证了核试验的成功,也为政府的官方声明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随着晚间的到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高层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东方红》的演职人员。在合影环节后,毛主席私下对周总理提出,是否应该将这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公告天下。经过简短的商讨,毛主席请周总理在现场向所有人宣布了这一历史性的成就,现场一片欢腾。
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周总理的?他说:“我的接班人第三个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国际活动方
【1评论】【10点赞】
秋叶、
从这一刻起,中国国防挺起了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