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成功!”3月4日,河南商丘一对夫妻去草莓园摘草莓,园主规定:30元一篮,只要装在篮子里的都算。谁料,当夫妻俩摘完付款时,园主惊呆了:“你们怎么做到的?”
据都市频道报道,3月4号的商丘郊外,空气中飘着甜丝丝的草莓香,三十出头的武灵灵和丈夫李鑫开着电动车,沿着乡间小路拐进个挂着"自助采摘"木牌的园子。
穿胶鞋的园主老张正给游客发竹篮子,看见新客人来了,忙不迭拍着胸脯保证:"随便摘,只要装篮子里都算数,三十块管够!"
武灵灵接过巴掌大的竹篮掂了掂,篮沿还挂着去年晒干的泥点子。李鑫蹲在地头观察那些熟透的草莓,红果子上凝着清晨的露水。
夫妻俩交换个眼神,武灵灵挽起袖子钻进塑料大棚,李鑫从裤兜掏出包烟,抽了根递给老张:"您这规矩当真?"老张叼着烟含混应声,转头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大棚里,武灵灵蹲在垄沟里像寻宝,手指捏住草莓蒂轻轻一旋,暗红的果实就落在掌心。她专挑个头匀称的,太熟的搁左手边,半青的放右手边。李鑫盘腿坐在田埂上,把青草莓像砌墙似的码在篮底,硬邦邦的果皮挨着竹篾,正好当天然防震层。
日头爬到正午,竹篮渐渐被红果子淹没,李鑫额头沁出汗珠,手指像捏绣花针似的调整草莓角度。有游客凑过来看热闹,举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快看人家这手法,跟搭积木一样!"武灵灵从塑料棚探出头,裙摆沾着泥也顾不上擦,把新摘的草莓往丈夫跟前送。
竹篮里的草莓塔垒到半尺高时,李鑫的衬衫后背湿透一片。他拿袖口抹了把脸,小心翼翼地把最后几颗草莓尖朝里放。远处老张正给人结账,瞥见这边动静,手里计算器"啪嗒"掉在地上。武灵灵赶紧用身子挡住竹篮,生怕谁碰着这摇摇欲坠的"红塔"。
从大棚到结账台五十米土路,李鑫走得比蜗牛还慢。武灵灵在前头开路,不停提醒:"左边有石子!""注意水坑!"竹篮里的草莓塔颤巍巍晃着,吓得旁边小孩拽着妈妈衣角躲开。老张抄起台秤要接,李鑫却把篮子轻轻放在水泥台上:"您给掌掌眼?"
电子屏跳出"9.6斤"时,围观人群"嗡"地炸开锅,穿碎花衫的大妈撇嘴:"要都这么摘,人家还做不做生意了?"
戴草帽的老汉倒是乐:"年轻人有能耐!"老张抓着后脑勺苦笑:"我这篮子买小了?"武灵灵掏出三十块钱递过去,李鑫掏出手机拍视频留念,镜头里老张的苦笑比哭还难看。
回程路上,电动车后座的草莓香飘出二里地,武灵灵数着手机里上百条未读消息,有夸能干的,也有骂缺德的。
李鑫拧着车把手说:"咱又没坏规矩。"车筐里青红相间的草莓塔在颠簸中保持完整,像座微型纪念碑。他们没注意后视镜里,老张正拿着卷尺量竹篮尺寸,嘀咕着要换大号筐子。
这事在村里传开后,隔壁王婶去摘草莓时也学样。可她手抖垒到三斤就塌了架,红果子滚得满地都是。
老张蹲在地里捡草莓,忽然笑出声:"得亏不是人人都像李家两口子。"傍晚收摊时,他把新做的木牌挂在大棚口,上面用红漆写着:"每人限领标准筐,超量另计费。"
网友们也是表示,这两口子真的不道德,做人要有善心,得厚道点,像这样有心计的人,一辈子都发不了财的。
信息来源:都市报道
聿筆
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