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恩华时任国军52军195师1131团3营营长。 1939年9月,日军出兵围剿

功标青史 2025-04-21 20:32:38

史恩华时任国军52军195师1131团3营营长。

1939年9月,日军出兵围剿195师。

因日军人数众多,硬碰硬的话实属不智,时任195师师长的覃异之,决定率部转移,不与日军硬碰硬。

但这时候,日军距离195师很近,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拖住日军,唯有如此,195师才能安全撤离。

谁都知道,日军来势汹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留下来的这部分兵力,凶多吉少,牺牲的概率很大,这是一个充满凶险的任务。对于这个任务,覃异之没有指派某一支部队,而是如实说出了情况,希望有人主动站出来,接下这个任务,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听了覃异之的介绍,众人面面相觑,但没有一人主动站出来,覃异之摇了摇头,正要亲自点将时,史恩华起身,接下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看到史恩华起身时,覃异之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没有看错史恩华,史恩华是覃异之的心腹爱将,覃异之对他十分器重。如果是三天之前,覃异之肯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史恩华,但现在,覃异之却做不到。

因为三天前,史恩华刚刚结婚。

覃异之不忍心让一个新婚三天的新郎去送死,见史恩华起身,他虽然欣慰,但还是摆了摆手,示意史恩华坐下,说这个任务不适合他,应该让别人去。

“师长,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史恩华不满。

“没有,但你刚结婚,让你去不合适。”覃异之解释。

听了覃异之的话,史恩华却是不以为意,他语气坚定地说:“师长,值此国家危亡之际,身为军人,就当以身许国,何惜一家一室?你就让我们营上吧。”

覃异之十分感动,见史恩华态度坚决,眼神之中充满了坚定,覃异之只好同意让史恩华率部留下来。

195师主力部队撤走后,史恩华率3营,驻扎于岳阳新墙河以北的笔架山,这里是日军的必经之地。

到了笔架山时,日军还没有出现,史恩华见状,就让战士们抓紧时间修筑工事,这样才能抵御日军猛烈的炮火。9月20日,一大批日军来到了笔架山附近。

见日军出现,史恩华率部发起了进攻。

日军一出现,就被击毙了不少人,史恩华此举,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日军吃了亏,不肯善罢甘休,加上他们已经从一开始的慌乱中反应过来,日军当即调动飞机、坦克,对笔架山阵地发起了炮火打击。

9月21日,为了拿下笔架山阵地,日军更是出动了几架飞机、10多辆坦克,连续多次发起了冲锋。

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3营损失很大。

但包括史恩华在内,没有一人后退一步,在营长史恩华的影响下,战士们早已经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

9月22日上午,覃异之得知,笔架山阵地的炮火声一直响个不停,而且日军正在不停地发起冲锋,他十分担心史恩华的安危,就给史恩华发报,说主力部队已经基本完成转移,史恩华可以率部撤出阵地了。

然而,由于日军还在发起进攻,史恩华忙于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没有时间理会师部的电报,所以覃异之的这封电报,就没有回信。覃异之见状,又给史恩华发了第二封电报,内容和第一封电报基本一致。

结果史恩华还是没有时间回应。

到了下午三时左右,覃异之得知,笔架山方向的枪炮声还没有停止,而且史恩华也没有任何回信,覃异之顿时意识到,史恩华还留在笔架山与日军血战,这一刻,覃异之顿时急了,他让人给史恩华打电话。

通讯兵经过努力,终于与笔架山的3营取得联系,覃异之要求史恩华接电话,师长的命令,他不敢不听。

不久,史恩华就听到了覃异之的怒骂声:“我已经两次命令你们撤退了,你们为什么不撤退?”

史恩华解释:“师长,不是我们不撤退,而是我们没有办法撤退啊,我们已经被鬼子牢牢包围了!”

“这个我不管,你必须想办法撤退。这样,你把剩下的兵力组织起来,从南岸撤退,到时候,我会派2营和炮兵在南岸接应你们。”覃异之大喊道。

“师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个命令,我恐怕没有办法执行了,如果有来生,我史恩华还会当您的兵。”说完,史恩华直接挂掉了电话。

史恩华知道敌我双方的情况,3营经过这段时间的激战,兵力所剩无几,即便有2营和炮兵配合,也很难突出重围,相反,还会给兄弟部队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史恩华决定牺牲自己。

挂掉电话后,史恩华拿着枪,继续在前线激战。

9月23日上午,日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而笔架山阵地的战士,已经所剩无几,而且都是伤痕累累。

这一天的激战中,史恩华中弹牺牲,年仅29岁。

3营的其他战士,也在战斗中全部阵亡,覃异之收到这份战报的时候,沉默了许久,双眼已被泪水打湿。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sure

sure

3
2025-04-22 17:02

致敬

功标青史

功标青史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