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顾劝阻,执意和蒋介石一起去南京,结果一下飞机,他就被软禁起来

功标青史 2025-04-21 20:36:14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顾劝阻,执意和蒋介石一起去南京,结果一下飞机,他就被软禁起来。

一开始,张学良被软禁在浙江宁波的雪窦山上。

听说张学良被软禁在雪窦山,他的夫人于凤至不远千里,也来到了雪窦山陪伴他。和别人不同,别人被软禁,是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张学良却可以在雪窦山上自由活动,不过军统的特务会跟在他身边。

张学良认为,蒋介石之所以下令软禁他,主要就是生他的气,等蒋介石气消了,他就能完全恢复自由了。

这般想着,张学良也就没有那么郁闷,平时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带着于凤至,在雪窦山上游玩。

一次,张学良和于凤至照常外出,经过雪窦寺时,张学良发现,雪窦寺里热闹非凡,似乎有人在里面举办什么活动,他闲着无聊,就想过去凑凑热闹。

军统的刘乙光担心张学良的安危,就不让他去,但见张学良态度坚决,就只好让人先进去打探情况。

没多久,刘乙光就告诉张学良,有一个叫袁静芝的女人正在雪窦寺中为亡夫做法事。听到袁静芝这个名字时,张学良感觉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袁静芝是蒋孝先的夫人。”刘乙光提醒道。

“原来是她!”张学良心中不太淡定。

这一刻,张学良心生愧疚,因为算起来,他还是袁静芝的仇人。袁静芝的丈夫叫蒋孝先,蒋孝先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是黄埔一期学员,国民党少将,而且还是蒋介石的堂侄,蒋介石对这个堂侄十分信任。

西安事变前,蒋介石还把蒋孝先带到了西安。

但在西安事变中,蒋孝先被张学良的部下打死了。

想到这,张学良就想进庙上炷香,但遭到了刘乙光的劝阻,刘乙光认为,庙里可能不安全,而袁静芝是蒋介石的侄媳,无凭无据,他不可能对她进行搜身。

不过张学良决心已下,谁也劝不了,刘乙光无奈,只能和张学良一起进入雪窦寺。雪窦寺中,袁静芝看到张学良时,心中暗喜,这次,袁静芝在雪窦寺中为蒋孝先办法事,就是冲张学良来的,因为她要报仇。

袁静芝与丈夫蒋孝先的关系很好,婚后,两人更是恩爱有加。而且由于蒋孝先身份非凡,是蒋介石的堂侄子,蒋孝先在世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讨好和巴结袁静芝,每次登门拜访时,总会携带礼物送给她。

蒋孝先死后,她就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怨妇,日子过得大不如从前,袁静芝认为,这一切都是张学良的错,如果不是张学良的部下杀了蒋孝先,她就可以继续过上阔太太的生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悲凉。

所以袁静芝做梦都想杀掉张学良。

丈夫死后,袁静芝就住在宁波溪口镇,但她不知道张学良被软禁在雪窦山,也就没有办法报仇。

于凤至到雪窦山时,被袁静芝注意到了,袁静芝这才意识到,原来她的仇人就在眼前,她还得知,张学良经常在雪窦山散步,她顿时想出了一个刺杀计划。

袁静芝计划,在雪窦寺为蒋孝先做法事,她把动静闹得很大,隔着老远也可以听到雪窦寺的声音。

袁静芝相信,像张学良这种喜欢凑热闹的人,肯定会过来凑热闹,这就是她刺杀张学良的好机会。

事实也果然如袁静芝预料的一般,张学良来了。

看到张学良时,袁静芝很激动,等张学良给蒋孝先上香,她就悄悄从衣服里掏出手枪,准备开枪打死张学良,袁静芝的行动十分隐蔽,就连刘乙光也没有发现异常。但于凤至听说张学良的部下杀了袁静芝的丈夫蒋孝先后,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袁静芝可能有问题。

自从进入雪窦寺,于凤至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袁静芝身上,袁静芝把手伸进衣服的动作,也被于凤至注意到了,她猜测,袁静芝是想开枪打死张学良。

想到这,于凤至突然走到袁静芝身边,身躯一软,跌倒在袁静芝怀中,轻声说:“夫人,别冲动!”

听到于凤至的声音,袁静芝意识到,她的刺杀计划暴露了,于凤至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她杀死张学良。

这一刻,袁静芝心有不甘,但还是收起了手枪,接着就把于凤至扶了起来。于凤至笑道:“多谢夫人了。”

这次刺杀行动失败后,袁静芝不服气,就决定继续找机会刺杀张学良,她开始研究张学良的散步路线,并与张学良制造偶遇,再对准张学良开枪。

袁静芝的计划还算完美,但她太着急了,张学良出现时,她就迫不及待开枪,结果没有打中。袁静芝再想开枪时,于凤至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张学良,即便袁静芝能打中,死的也是于凤至,而不是张学良。

所以她就有些迟疑,正迟疑时,刘乙光等人冲过来制服了她,袁静芝的刺杀计划再次失败。晚年,袁静芝说,于凤至两次阻止她刺杀张学良,她对于凤至充满了怨恨,但对于柔中带刚的于凤至,她也十分敬佩。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功标青史

功标青史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