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在西方人面前,高度证明了科举秀才的含金量。 洪秀全这人,提起他,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太平天国”。可今天咱不光聊他造反的事儿,重点是他咋在西方人面前,把科举秀才的含金量给硬生生秀出来的。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儿传奇,但全是真事儿,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先说洪秀全的来头。他1814年出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客家人村子里,家里种田,日子过得紧巴巴,可爹妈硬是咬牙供他读书。七岁进私塾,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村里人都说他脑子灵,将来准能中举人,光宗耀祖。十三岁那年,他参加县试,成绩名列前茅,家里人乐得合不拢嘴,以为这小子前途无量。可到了广州府试,事情就不顺了。他考了四次,每次都栽在秀才这道坎上。最后一回落榜后,他病得死去活来,昏迷了好几天。醒来后,他说自己梦见了个老头,告诉他是上帝的次子,耶稣是他大哥。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对他后来的路影响大了去了。 病好后,洪秀全不读儒家经典了,转头钻研一本叫《劝世良言》的基督教小册子。这书是西方传教士写的,讲上帝和救世的事儿。他越读越觉得,自己肩上扛着个大使命——推翻清朝,建个“天下一家”的新世界。1844年,他跟表兄冯云山跑到广西传教,搞了个拜上帝会,专门拉人信他的教。几年下来,信众越来越多,穷苦农民、矿工、烧炭工都来投奔。1851年,他在广西金田村扯旗造反,建了个太平天国,自封天王。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那个落榜的书生,而是带着几万人的领袖。 洪秀全造反的路走得风生水起,1853年打下南京,改名叫天京,正式建都。他在这儿建宫殿,定制度,搞得像模像样。太平天国的事儿传到国外,西方传教士坐不住了。他们听说这有个中国人自称上帝的儿子,觉得这事儿得弄明白。1861年,英国传教士约瑟夫·艾德金斯跑来南京,想看看洪秀全到底在搞啥名堂,顺便纠正他的“歪理邪说”。这时候,洪秀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背书的穷小子了,他的脑子、口才、逻辑,全在跟艾德金斯的交锋里亮了出来。 这场交锋是整件事的亮点。艾德金斯是个老资格的传教士,精通《圣经》,还懂点儿汉语。他来南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上帝是无形的,洪秀全的异象全是胡扯,想用《圣经》的内容把他驳倒。可洪秀全压根不慌。他没跟艾德金斯硬碰硬地争《圣经》原文,而是甩出了自己的逻辑。他先说自己是上帝的嫡子,耶稣只是庶子,这话直接戳中了西方人对血统的敏感点。接着,他又把中国古书里的“皇天上帝”拿出来,说这跟基督教的上帝是一回事儿,中西本来就一家。他的回应写得有理有据,还引了《圣经》的段落,愣是让艾德金斯挑不出大毛病。 这事儿说白了,洪秀全压根没靠蛮力,而是用脑子赢了。他虽然没考上秀才,可科举那套训练——八股文的逻辑、经典的背诵、辩论的技巧,全在他脑子里刻下了印。科举考试逼着读书人把四书五经嚼得透透的,还得学会怎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讲得滴水不漏。洪秀全把这套本事用在了跟洋人的交锋上,硬是把基督教的神学框架给拆了重组。他的回应不光让艾德金斯哑巴吃黄连,还让其他传教士刮目相看。英国人后来在日记里提到他,说这家伙虽然是个造反的头子,可脑子转得快,学问底子扎实,绝不是随便糊弄的。 你说这算不算科举的含金量?一个没中秀才的家伙,靠着十几年寒窗苦读,愣是在洋人面前把自己的神学理论站住了脚。西方传教士那会儿多傲气啊,觉得自己是文明的代表,可洪秀全没被他们唬住,反而把他们的逻辑堵得死死的。这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干成的事儿,没点真本事,早就露馅了。 不过,洪秀全这人也不是全能的。他跟洋人交锋是赢了,可太平天国后来的路却越走越歪。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他跟手下几个王爷闹掰了。东王杨秀清被他派人干掉,北王韦昌辉也死了,翼王石达开一气之下带兵跑了。这事儿把太平天国的元气伤得够呛。洪秀全本来想靠宗教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可他自己越来越沉迷仪式,躲在天王府里不怎么管事儿了。下面的将领,像陈玉成、李秀成,还在拼命打仗,可他却忙着修宫殿、搞排场,日子过得跟皇帝似的。 到了1860年,清军缓过劲儿来。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再加上英国人和法国人帮忙,太平天国的地盘一点点被蚕食。1864年,清军围了天京,城里粮食吃光了,士兵饿得站都站不稳。洪秀全还是不认输,说上帝会救他们,逼着大家吃野草,说那是“甘露”。可这玩意儿哪能填肚子?到五月底,他病得爬不起来,六月一日就死了,死的时候才51岁。他死后没几天,天京就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彻底完了。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