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林彪因为误伤而离开了前线,虽然很可惜,但也给他手下的四位猛将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这四位猛将分别是陈光、李天佑、杨得志和杨勇。他们在林彪手下打磨多年,靠着过硬的本事和不服输的劲头,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中流砥柱。 陈光,1905年生于湖南宜章,1927年加入共产党。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跟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从连长干到师长,长征路上也没掉队。抗战初期,他是115师343旅旅长,指挥果断有魄力。林彪受伤后,陈光临危受命,成了115师代师长,扛起了大梁。 李天佑,1914年生于广西临桂,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入党。他在红七军从连长升到团长,长征里闯出一条路。抗战开始,他当115师343旅686团团长,打仗沉稳不慌。林彪走后,李天佑接手343旅代旅长,指挥起来有板有眼。 杨得志,1911年生于湖南醴陵,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入党。他在红四军从排长干到团长,反“围剿”和长征都少不了他。抗战时,他是115师343旅685团团长,作风勇猛。林彪离队后,杨得志接任344旅代旅长,带着部队打出不少硬仗。 杨勇,1913年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红军,转为共产主义者。他在红三军团干过连政委、团政委,长征里表现不俗。抗战时,他是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经验老到。林彪走后,杨勇接手686团团长,带兵打得虎虎生风。 事情发生在1938年3月2日,山西吕县前庄村附近,林彪骑马指挥时,被阎锡山部队误伤,背部中弹,伤得不轻。他被送往后方治疗,后来还去了苏联养伤,就此离开抗战前线。林彪一走,115师指挥层空了出来,八路军总部赶紧开会,决定让陈光当代师长。陈光是林彪的老部下,长征时还当过红一军团代军团长,能力没得说。他接令后立刻赶到师部,稳住了局面。 陈光上位后,343旅旅长位置空了,八路军总部派李天佑接手。李天佑当时正带兵作战,接到命令后简单交接,就奔赴旅部,很快进入状态。同一时间,344旅旅长徐海东因病离开,杨得志顶上。他接到命令后直奔新岗位,干劲十足。李天佑升职后,686团团长位置空出,杨勇顺势接任,带着部队继续冲锋。 林彪的意外受伤,成了这四位将领的转机。他们抓住机会,在抗战中快速成长,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陈光指挥115师打了不少硬仗,为抗战胜利出了大力。李天佑、杨得志、杨勇也在各自位置上拼尽全力,立下赫赫战功,为民族解放添砖加瓦。 到了解放战争,这四位将领依然是大将之才。陈光在东北民主联军当第6纵队司令员,参与解放长春等战役。李天佑在第四野战军当第15兵团司令员,打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带兵拿下天津。杨得志在第二野战军当第19兵团司令员,指挥渡江战役和西南作战,解放重庆等地。杨勇在第二野战军当第5兵团司令员,也参与渡江战役和西南解放,拿下贵州。 1955年,这四位都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了人民解放军的顶梁柱。他们在战争年代的付出,不光是战场上的胜仗,更是为民族解放事业拼出来的希望。他们的本事和精神,到现在还让人佩服。 从林彪的意外受伤到四位将领的崛起,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残酷,但机遇也藏在其中。陈光、李天佑、杨得志、杨勇,他们的表现咋样改变了中国的路?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7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