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知青戴建国不顾家人的反对,迎娶傻姑程玉凤为妻。新婚夜,戴建国哭着解开她的衣扣,谁料,程玉凤却抬手给了他一拳。 1979年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夜,知青下乡的浪潮还未完全退去。戴建国,一个上海来的年轻人,本可以在城市里过安稳日子,却被时代推到了农村。到了那儿,他遇上了程玉凤,一个被村里人叫作“傻姑”的女人。说她“傻”,其实不全对。她不是天生智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才落得这个名声。早些年,她爹为了巴结有权有势的人,把她硬塞给一个她死活不喜欢的男人。新婚夜,她拼了命反抗,结果精神出了问题。从那以后,村里人就拿她当笑话看,谁也不把她当回事。 戴建国刚到农村时,啥也不会,干活笨得要命,经常被村里人笑话。程玉凤看他实在不行,就跑过去帮忙,教他怎么拿锄头,怎么种地。两人一来二去,熟了。戴建国慢慢发现,这个“傻姑”其实心眼儿挺好,人也实在。程玉凤呢,也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不嫌弃她,对她挺上心。时间长了,两人就有了感情。戴建国觉得,程玉凤的“傻”不是真傻,而是被生活伤得太深。他想拉她一把,给她个依靠。 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戴建国家里听说他要娶个“傻子”,气得差点跟他断绝关系,说他这是自毁前程。程玉凤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家里觉得戴建国是个外地人,没根基,靠不住,怕他以后拍拍屁股走人。两边都反对,村里人还看热闹,觉得这俩人就是瞎折腾。可戴建国不这么想,他觉得程玉凤是好人,值得他去珍惜。他认定了,就得扛到底。 1979年,戴建国顶着压力,把程玉凤娶回了家。婚礼没啥排场,就是简单凑合了一下。对他来说,这天却是人生大事。新婚夜,他想着终于能跟程玉凤好好过日子了,谁知道,刚有点动作,她就一拳砸了过来。这一拳,把戴建国打懵了。他不明白,咋回事儿啊?难道自己看错了人?可他冷静下来一想,明白了,这一拳不是冲他来的,是程玉凤心里的伤疤在作怪。她怕了,怕重蹈覆辙,怕再被伤害。 戴建国没发火,也没甩手走人。他知道,程玉凤这辈子过得太苦了,她那一拳,是对过去的反抗,不是不爱他。他下定决心,得给她时间,得慢慢帮她走出来。婚后日子不好过,程玉凤精神时好时坏,有时候犯病了就砸东西,甚至动手打人。村里人劝戴建国,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赶紧散了吧。可他不听,他觉得,娶了她就得负责到底,哪能说扔就扔。 日子一天天熬,程玉凤的情况还真有点起色。她开始能认出戴建国了,有时候还冲他笑一笑。戴建国心里高兴,觉得自己没白坚持。1980年,他们有了个儿子,家里总算有了点盼头。有了孩子,程玉凤好像也更稳当了些。戴建国白天干活,晚上回家带孩子、照顾她,累是累,但心里踏实。 到了1997年,戴建国带着一家子回了上海。城里条件好,程玉凤能看医生,能好好养病。她的精神状态慢慢稳定下来,日子也过得像样了。2010年,有一天她突然叫出了戴建国和孩子的名字,眼泪哗哗地流。那一刻,戴建国也绷不住了,哭得像个孩子。他觉得,这么多年没白熬,值了。 这俩人的故事,搁在那个年代,真不算容易。知青下乡,本身就苦,再加上程玉凤这样的情况,换谁都得掂量掂量。可戴建国没退缩,他用行动证明,爱不是嘴上说说,是得扛事儿,是得有耐心。程玉凤那一拳,打碎了旧观念,也让他们的感情更结实。他们的婚姻,没啥浪漫的大场面,就是实打实的互相扶持,硬生生走出来的。 说到这儿,得提一句,程玉凤的爹当年为了攀高枝,把她推向火坑,这事儿挺让人寒心的。但这故事里,他不是主角,也没必要多说他。重点是戴建国和程玉凤,他们俩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个年代,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面子,可戴建国不看这些,他看的是人,是心。 后来,他们老了,头发白了,但还是一块儿过日子。村里人早就不笑话了,反而有点佩服。他们的故事传开了,有人感动,有人感慨,说这才是真感情。现在想想,1979年的那一拳,不光是程玉凤的抗争,也是他们爱情的起点。从那一拳开始,他们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1979年,知青戴建国不顾家人的反对,迎娶傻姑程玉凤为妻。新婚夜,戴建国哭着解开
潮女炫风尚
2025-04-24 17:59: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