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婚三天的丈夫上前线打仗不幸牺牲。不料,她的妻子却立马改嫁给了他的亲

潮女炫风尚 2025-04-24 19:28:42

1984年,新婚三天的丈夫上前线打仗不幸牺牲。不料,她的妻子却立马改嫁给了他的亲哥哥,让人不解的是,30年后,这个女人在祭拜丈夫时,竟然抱着墓碑嚎啕大哭 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打得如火如荼。那时候,河南叶县一个小村庄里,21岁的谢玉花刚嫁给了同村的王长献。王长献是部队里的副班长,婚礼上穿着军装,精神抖擞,村里人看了都夸他有出息。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天,婚礼后的第三天,他接到紧急命令,要去云南老山前线作战。谢玉花心里虽然不舍,但还是强撑着送他离开,盼着他平安回来。那时候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没过多久,前线传来噩耗,王长献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被炮火击中,当场牺牲。部队送回了遗物和一封遗书,遗书里他写着让谢玉花别守寡,要找个好人嫁了,好好过日子。谢玉花拿到遗书时,整个人都崩溃了,整夜整夜地哭,抱着丈夫的衣服不肯撒手。村里人劝她,公婆也劝她,说男人没了,日子还得继续。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谢玉花没过多久,就嫁给了王长献的大哥王绍。王绍比王长献大几岁,因为小时候摔断了腿,落下了残疾,一直没娶上媳妇。谢玉花这决定一出,村里就像炸了锅,有人说她没良心,丈夫尸骨未寒就改嫁,还是嫁给大伯子,太不像话;也有人猜测她是为了钱,毕竟部队给了抚恤金,怕娘家抢走才赶紧找个依靠。 谢玉花自己没多解释,只说这是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要照顾好这个家。她嫁过去那天,没吹吹打打,也没红衣服,就简单收拾了东西,搬进了王绍的屋子。公婆一开始也觉得别扭,但看她真心实意地操持家务,也就慢慢接受了。可村里人的闲话却没停过,指指点点的眼神和背后嚼舌根的声音,谢玉花全得硬着头皮扛下来。 嫁给王绍后,谢玉花的生活一点也没轻松下来。她得伺候公婆,种地干活,还要管王长献弟弟妹妹的吃穿用度。王绍腿脚不好,只能干点轻活,家里的大头全靠她。她把部队发的抚恤金一分没留,全拿来填补家用了。日子过得紧巴巴,她甚至去卖过血,攒钱给小叔子看病。那几年,她怀着孕还下地干活,挺着大肚子走街串巷打零工,硬是把这个家撑了起来。 后来,日子更难了。王长献的弟弟得了肝病,花光了家里的钱,谢玉花咬牙借债给他治病。再后来,她的大儿媳受不了这穷日子,带着孩子跑了,大儿子受了打击,出去打工再没回来,留下个小孙女扔给她带。谢玉花没喊过苦,也没抱怨过命,她就这么一步步熬着,把一家老小照顾得妥妥当当。村里人看她这么能扛,慢慢地也不再说她什么了,可她心里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到了2014年,谢玉花已经5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她攒了点钱,跟着村里组织的老兵家属团,去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王长献。那天,她站在丈夫的墓碑前,盯着刻在上面的名字,突然就哭了,哭得喘不上气,抱着墓碑不肯松手。30年的苦,30年的累,还有对丈夫的想念,全在那一刻爆发出来。她没说太多,只是哭着,好像要把这些年的委屈都哭出去。 谢玉花的故事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细想想,又能看出点门道。她改嫁王绍,不是因为爱情,也不是图啥享受,而是为了丈夫那句“好好过日子”的遗言。她一个20出头的女人,丈夫没了,家里还有老的老小的小,她不嫁人,靠谁去撑这个家?嫁给王绍,既能留在王家尽孝,又能有个依靠,虽然日子苦,但至少家没散。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挺实在的选择,没那么多浪漫想法,就是为了活下去。 可30年后为啥哭得那么惨?可能是她心里一直憋着对王长献的感情。年轻时嫁过来,三天就没了丈夫,那种痛她没时间消化,全埋在心里忙着操持家务。到了晚年,儿女大了,公婆走了,她终于有空停下来想想自己,想想那个没来得及好好爱的男人。哭,不是后悔,而是这些年压着的情感总算有了出口。她用半辈子守住了丈夫的家,也守住了对他的念想。 再说王绍,他虽然残疾,但这些年跟谢玉花搭伙过日子,也算尽了力。他不是啥坏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靠着谢玉花的支撑,日子才过得下去。这事没谁对谁错,就是生活逼出来的结果。谢玉花的选择,搁现在可能没人理解,但在那个年代,真挺不容易的。

0 阅读:163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