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陵女校当成妓院,为日军提供女人!”1937年12月,南京,日军闯进女子学院,

趣叭叭呀 2025-04-26 10:27:23

把金陵女校当成妓院,为日军提供女人!”1937年12月,南京,日军闯进女子学院,绑走一群女子。抗战胜利后,51岁的美国女院长背负了这样的骂名,她真的这样做了吗?       这位女院长就是明妮·魏特琳。作为一个美国人,大学时期,在老师的影响下,明妮·魏特琳加入了基督教,从此便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信徒。   1912年,美国教会决定选取几个美国传教士前往中国传教。听到这个消息,魏特琳欣然报了名。她对身边的人说:“我希望把上帝的福音带到这个东方国家。”不久后,魏特琳就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途。   两个月后,魏特琳终于抵达了这个传闻中的东方大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她得知中国的女子无法接受过多的教育,而中国人也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所以,在与美国教会进行沟通之后,明妮·魏特琳在金陵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在她的鼓励之下,不少的年轻女性开始进入女子学校上学。   然而,一场灾难的到来改变了原这切。1937年冬,日军对南京发起了进攻,一架架战机在天空中盘旋着,时不时向着地面投上几颗炸弹。随着炸弹发出爆炸声,地面上的房屋和行人都被炸得面目全非。   日本军队成天在街道上游荡着,见一个就抓一个。见到男人,他们就抓去做活靶子,或是直接活埋。见到妇女,他们就拉去强奸。短短的几个星期之内,南京城里到处充斥着哭声和嘶喊声。   看到这悲惨的一幕幕,魏特琳心疼不已。她每日都在向上帝祈祷,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看到一大批难民无家可归,她便把学校改为难民收留所,供难民们吃饭休息。   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学校。这些难民为了躲避炮轰和枪杀,每日东躲西藏。当听到美国传教士开办的学校改为难民收留所的消息后,他们便都跑了过来。   看到这些难民食不果腹,褴褛不堪,魏特琳就把所有的教室打扫出来供他们居住。   从12月6号起,短短10天的时间,学校里就涌进了3000多人。为了保护这些从日军枪口下活下来的难民,魏特琳在学校门口挂上了美国国旗,希望日寇能看在美国的脸面上,不要进来。   但不幸的是,日本军队根本没有顾及美国的颜面,时常会来学校搜查难民。他们经常从外面偷偷溜进来,看到妇女就抢。下至12岁,上至60岁的妇女,几乎都无一幸免。   有一次,几个日本兵闯进来,将一个女学生抢了过去。正在他们准备强奸女学生的时候,明妮·魏特琳站了出来。她向日本兵说:“你们是在犯罪,上帝不会饶过你们的。”然而,她的劝说并未起到作用,日本兵不仅没能听劝,还甩手给了她几个耳光。   那时,她每天都要忙着为难民提供住处和食物,每天都处于筋疲力尽的状态之中。白天,她要外出寻找食物,到了晚上,她就要安顿难民,为他们治疗伤口。   有时候,日本兵甚至会趁她们不注意就闯进来进行一番搜索。   为此,魏特琳组织了教员担任巡逻队,一次次面对着日寇带血的尖刀,将即将被拖走的女性救了下来。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明妮·魏特琳患上了抑郁症。她曾在她的日记中写到:“我太累了,我感到我的精神已经十分不济。”但面对向她求救的难民们,她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又写道:“我来到中国,就是一个中国人了。我必须帮助和保护我的同胞们。”就这样,她仍然每天忙碌着,尽力解救着难民们。   在那时候,南京城里流传这一句话,“金陵女校里有个女菩萨。”   可是,即便如此,魏特琳这个女菩萨也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步步逼近,感到筋疲力竭。   一天,日本兵又闯进了学校。他们四处寻找着妇女的身影,在一番搜寻之后,他们没有看到妇女的踪迹。接着,他们就把怒火撒向明妮·魏特琳。甚至还对她进行威胁,如果不交出妇女,他们就炮轰学校。      看着难民们对生的渴望,魏特琳犹豫了,如果日寇要自己的性命,她可以毫不犹豫的献出去,只要能让难民们活下来。   可是现如今,日寇这样的要求,她究竟改做何选择,在交涉中魏特琳感到不知所措。   而接下来,日寇不断向魏特琳保证,只要在这一万难民中找出100个妓女,建立一所慰安所,日本就绝不会再来学校里乱来。   就这样,为了保存学校,让大家不受到伤害,让更多的妇女不被骚扰。明妮·魏特琳答应了日军的请求。   至此,日寇在学校里找到了20多名妇女,并将其认定为妓女绑走了。为此,魏特琳心都要碎了。   明妮·魏特琳向日军派送慰安妇的消息一出,大家都震惊了。随后,辱骂她的声音便铺天盖地而来。一时之间,大家都忽略她做的所有事情,对她展开了攻击。   在极度悲伤与愤怒中,魏特琳回到了美国。在一个傍晚,因为抑郁症的折磨,她打开煤气,以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她的墓前,依旧刻着“金陵永生”四个中文大字。此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当时魏特琳当时是多吗想要救下这些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只是在日寇的压迫下,她却无能为力。   为了纪念魏特琳的伟大贡献,在金陵女校前,人们为魏特琳建了坐铜像,以此感谢她的伟大贡献。

0 阅读:50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