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

小说红楼 2025-04-26 15:29:04
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钮扣,换上铜纽扣,随后将他装入一口普通棺材,这到底怎么回事?   1953 年 3 月 5 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擘、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因突发脑溢血,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享年 74 岁。苏联全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随后宣布全国默哀八天,停止工作。   3 月 9 日,斯大林的葬礼举行,他的遗体先是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而后停灵于工会大厦圆柱大厅,接受民众的瞻仰。苏共中央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安葬在红场的列宁墓旁边。   经过防腐处理后,身着大元帅军服的斯大林,被庄重地安置在水晶棺里,与列宁的水晶棺并排安放。从此,这座原本名为列宁墓的建筑,改名为 “列宁一斯大林” 墓。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八年之后,1961 年,风云突变。   当时,红场即将举行阅兵仪式,这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掩护借口。相关人员借口阅兵式彩排,迅速将红场围了起来,禁止任何人进入。   为了进一步掩人耳目,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部总务处处长塔拉索夫上校,让人用胶合板把陵墓严严实实地围住,从任何方向都无法窥探到里面的一举一动。   10 月 30 日深夜,整个红场被一种诡异的寂静所笼罩,禁止任何车辆与行人通行。6 名从卫戍司令部抽调的士兵,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持工具,开始挖掘坟墓。他们的动作有些急促,额头上满是汗珠,或许是因为这项任务的特殊性,让他们感到莫名的紧张。   与此同时,8 名军官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神情。   很快,安放斯大林遗体的水晶棺被从陵墓中搬了出来。军官们小心翼翼地从水晶棺上取下玻璃罩,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而又沉重的仪式。   随后,他们将斯大林的遗体从水晶棺中移出,准备移入早已准备好的棺材。就在这时,现场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一个军官,在接到某个指令后,大声下令:“从斯大林身穿的最高统帅服上取下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质奖章,把制服上的金纽扣换成黄铜扣!” 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几个士兵迅速上前,开始动手操作。勋章被小心翼翼地取下,金纽扣也一颗颗被换下,这些物品被整齐地放在一旁,随后被送到了一个专门存放斯大林勋章的房间里。   整个迁葬工作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仅用了一个小时便宣告完成。   当时,除了迁葬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之外,一直负责对斯大林遗体进行防腐处理的科研人员也在场。他们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感慨,此刻,他们的专业技能似乎已经毫无用武之地。   斯大林的棺材被缓缓放入坟坑,正当人们以为一切即将结束时,上级又下达了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命令:把一卡车混凝土浇在上面,将它牢牢盖住,以防有人盗墓。   墓上,只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墓碑,简单地写着斯大林的姓名与生卒年份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1953”,对于斯大林生前那众多令人瞩目的头衔,只字未提。   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发生?为何曾经备受尊崇的斯大林,会在死后遭遇这样的变故?这背后,与当时苏联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1961 年 10 月 31 日,是苏共中央 22 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列宁格勒州州委第一书记斯皮里多诺夫登上讲台,在简短的发言之后,突然建议把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表情严肃,他缓缓说道:“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应当投票表决。” 最终,投票结果是一致通过。   事情过后,整个苏联社会仿佛经历了一场风暴。数以千计的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工厂、街道和集体农庄都被重新命名。比如曾经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就改名为伏尔加格勒。在伏尔加 —— 顿河运河旁的巨大的斯大林青铜塑像,也被无情地推倒,送往工厂溶化回炉。苏联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在试图抹去斯大林的痕迹。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面性。斯大林接手苏联时,苏联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并不突出。但在他的领导下,苏联通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在二战期间,斯大林更是带领苏联人民顽强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在他的带领下,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强大工业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局势也在不断变化。赫鲁晓夫下台后,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斯大林墓上终于安放了一座半身雕像。这似乎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微妙回应,也反映出苏联社会对斯大林的态度在逐渐发生改变。   从苏联的兴盛到解体,这一段波澜壮阔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警醒着世人。而如今的俄乌冲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在深刻地警醒着我们中国人 —— 时时刻刻都要保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守护好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0 阅读:60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