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八路军战士面对着鬼子的炮楼一筹莫展,正当这个时候,一位拾粪的老汉悄悄的凑过去对八路军排长说道“首长,要不让我试试?”。 众多周知在抗日战争前期,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差异,导致许多次战斗八路军战士都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尤其是日本人在我国建立了许多炮台,这些炮台对于八路军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第一、这些炮台建造的都比较高,可以轻轻松松的看到四周动向。 第二、炮台的四周空旷无垠,想要进攻炮台,近乎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更不存在任何掩体。 第三、炮台一般都建立在交通要塞,一旦炮台遭到袭击,日本人很快就能调来援军支援。 这些炮台可以说给日本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他们往往只需要在炮台上安排十几个人,架上几支轻型武器再加上几个望远镜,就能够轻松的保证方圆几十里的地域不受八路军的威胁。 仅仅凭着这三点,就给我们攻击炮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可是如果不将这些炮台拆除,那以后的抗日工作将会更难开展。 八路军战士们想了很多办法,却始终都没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天八路军的一个排接到命令,要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尽快将日本人建造在四周的炮台拆除。 因为八路军的大部队即将路过此地,如果不将这些炮台拆除,那将会大大的延误八路军的行军时间。 在接到命令之后,排长带领着手下的八路军战士来到炮台附近的山坡山查看情况。 在炮台的四周不存在任何掩体和遮挡物,如果贸然进攻,那无非是在白白送死。 经过八路军排长几天的观察,发现每天上午十点左右,日本鬼子会换一次班。 整个换班的时间大约就是在二十分钟之内,这时候日本人的防备意识较弱,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对炮台发起攻击,那将会对日本人造成重创。 按照八路军当时的状况,最好的武器装备也就是炸药包和手榴弹,根本没有任何远程攻击的装备。 所以想要炸毁日本人的炮台,只有靠着人工将炸药包放在日本人的炮台下面,或将手榴弹扔进炮台中。 回去之后,八路军排长就开始安排人手,谁负责掩护,谁负责攻击,谁负责运送物资等等。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来到自己的岗位上。 就像是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八路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成功的来到炮台下面时,发现手榴弹只能够扔到第一层,第二层以上的炮台根本毫无办法。 而这些炸药包也仅仅只能埋在炮台的下面,日本人建造的炮台坚硬无比,就算是引爆了这些炸药包,对炮台也造不成任何影响。 无奈之下,所有执行轰炸任务的八路军战士只好从炮台四周撤回来。 这可愁坏了八路军排长,他说“小日本鬼子真是可恶,既然这种办法不行,那我们就得想其他办法,总之不能让兄弟们白白送死”。 正当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位拾粪的老农来到八路军排长的旁边。 老农说“首长,你们是在炸小鬼子的炮台吗?”。 排长说“是啊,牺牲了几名战士,我们还是没有好的办法”。 老农回答道“不如让我试试吧”,说完就拿起背篓中的牛粪,又拿起旁边的一些干草,随后走到排长的旁边。 老农说“首长,这样强攻是不行的,太危险了,应该用烟熏死这帮日本鬼子”。 老农先是用牛粪引燃手中的柴火,只见柴火冒起了熊熊大火,并且伴随着浓烈的烟雾,老农认为只要调整好风向,这些烟雾会从射击孔中进入炮台。 而烟雾会从炮台的一楼直窜到顶层,到时候在炮台中的鬼子只有两种下场,一种是跳下炮台被摔死,另一种是被烟熏死。 听到老农的话,排长茅塞顿开,随后带领着战士们搜集了大量的干柴和草木。 不得不说,老农的方法果然管用,在炮火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到炮台下放,将干柴点燃,不久之后炮台中的日本鬼子就一个一个从炮台上跳了下来。 利用这种方法,八路军排长很快就将周围的炮台一一占领。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智慧,不费一兵一卒,轻松的将问题解决,这也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拆除炮台方法“烟熏炮台法”。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八路军战士面对着鬼子的炮楼一筹莫展,正当这个时候,一位拾粪
品古观今呀
2025-04-27 10:25:00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