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在监狱中不幸去世,享年70岁,直到7年后,他的妻子安娥才知晓丈夫的死讯,大家都说他走得太冤,但妻子却表示他是有福气的。 田汉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去世早,母亲靠织布拉扯他和兄弟姐妹长大。小时候,田汉就爱上了戏曲,村里搭台唱戏,他总是挤在最前面看,14岁就试着改编京剧剧本,显露出过人的天赋。1912年,他考进长沙师范学校,一边读书一边组织同学排新戏,在当地小有名气。1916年,靠舅舅资助,他东渡日本留学,进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教育学。可他心里装的还是戏剧,晚上躲在宿舍借着烛光读西方剧本,莎士比亚、易卜生的作品让他眼界大开。在日本,他还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跟李大钊、郭沫若成了朋友,一起聊救国大计。 1922年,田汉回国,来到上海这片热土。他在中华书局当编辑,白天校对稿子,晚上写剧本,跟第一任妻子易漱渝一起办《南国月刊》,传播进步思想。1925年,他创立“南国社”,带着年轻人排戏,《获虎之夜》等作品直面社会问题,观众看了直呼过瘾。田汉的才华很快被认可,他成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领军人物。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想用戏剧唤醒更多人。 田汉的感情生活却没那么顺。第一任妻子易漱渝是他的初恋,两人有个儿子,日子过得温馨,可惜她因病早逝。田汉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娶了她的好友黄大琳,但性格不合,婚没结多久就散了。1929年,他通过书信认识了林维中,两人因文学走到一起,可这段感情也没能长久。直到遇见安娥,田汉才找到真正的伴侣。安娥支持他的事业,跟他在乱世里相依为命,成了他一生的依靠。 1934年,日本侵略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田汉认识了年轻作曲家聂耳,受邀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主题曲歌词。他满腔热血写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字里行间全是抗争的呐喊。聂耳为它谱了曲,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一下子火遍全国,成了抗战的精神象征。每次唱起这首歌,人们都能感受到田汉的爱国心。 1935年,田汉因文艺活动被国民政府抓进监狱,关了两年。1937年获释后,他继续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当过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写了《关汉卿》《白蛇传》等经典剧作,影响深远。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田汉被扣上“反动分子”的帽子,遭受批判和迫害。1968年,他被永久开除党籍,在监狱里孤独去世,享年70岁。死讯被瞒了整整7年,1975年,安娥才从别人嘴里知道丈夫走了。 1979年,田汉的冤案终于平反,历史还了他清白。他的剧作重回舞台,《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每次奏响都让人想起他的付出。他的名字被刻进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安娥说“他是有福气的”,这话听着矛盾,可细想想有道理。田汉虽然受尽苦难,但他的作品活了下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精神没死,这不就是最大的福气吗? 田汉不是完人,他的生活有坎坷,感情有波折,晚年更是不幸。但他用才华和信念留下了宝贵财富。《义勇军进行曲》不只是一首歌,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用戏剧反映现实,唤醒人心,这种影响力是时间抹不掉的。安娥说的“福气”,也许就是这种不朽吧。比起肉体的苦难,精神上的永恒更珍贵。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