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0岁已有妻子的傅雷,与女学生的妹妹爱的死去活来;抱着妻子朱梅馥,他

运赛过去 2025-04-30 12:58:35

1938年,30岁已有妻子的傅雷,与女学生的妹妹爱的死去活来;抱着妻子朱梅馥,他痛哭流涕的哀求:“ 没有她,我就要没了命。”朱梅馥什么都没说,转头就将女生请到家里,还安排她住了下来。 1938年的上海,30岁的傅雷事业有成,却在感情上陷入了泥潭。他与女学生的妹妹成家榴纠缠不清,爱的死去活来,甚至抱着妻子朱梅馥痛哭:“没有她,我就要没了命。”谁能想到,朱梅馥没吵没闹,反而把成家榴请到家里住下。 1938年,上海的夏天闷热又喧嚣。傅雷,这个名字在文化圈里响当当,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头顶的光环耀眼得很。可那一年,他的心思完全不在书桌上,而是被一个叫成家榴的年轻女子牵着走。成家榴是上海美专学生成家和的妹妹,嗓音清亮,活力四射,跟傅雷一比,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可偏偏这团火烧进了傅雷的心里,让他忘了自己还有个家,还有个默默付出的妻子朱梅馥。 傅雷的日子过得可不简单。1908年他出生在上海南汇县傅家宅,从小家里条件不错,算得上书香门第。可惜好景不长,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也接连夭折,母亲把全部希望压在他身上,管得那叫一个严。贪玩晚归,母亲拿包袱裹着他差点扔河里;读书分心,就被绑在桌腿上对着父亲灵牌认错。小时候的这些事,在他心里留下了疙瘩,长大后性格敏感又暴躁,谁也拗不过他的犟脾气。1927年,19岁的傅雷跑去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学文学和艺术史,认识了一堆大牛,像哲学家雅克·马里坦,眼界一下就打开了。 1932年回国,他跟表妹朱梅馥结了婚。朱梅馥比他小五岁,1913年生的,家里也是南汇人,父亲是清末秀才,家教老派。她读过教会学校,学过钢琴,能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手艺不赖。婚后她一心扑在家里,带大了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家里的事全靠她撑着。傅雷呢,在上海美专教书,讲西方美术史,翻译法国文学,像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书,都是他手把手带到中国来的,名气越来越大。 1938年,傅雷跑去昆明国立艺专当教务主任,跟校长滕固不对付,没几个月就回了上海,住进吕班路巴黎新村4号。那时候,他跟成家榴的关系已经不像话了。成家榴常来家里,翻他新译的书稿,笑声清脆,傅雷一听就挪不开眼。她身上那股茉莉花香味,慢慢渗进了傅家的空气里。可朱梅馥呢,每天在厨房忙活,切菜的手没停过,眼角却总瞟向书房。她不是瞎子,丈夫变了心她看得清清楚楚。傅雷吃饭发呆,晚上睡不好,译稿攒了一堆没动静。终于有一天,他绷不住了,抱着朱梅馥哭得稀里哗啦,说没成家榴他活不下去。朱梅馥没吭声,第二天却干了件谁都想不到的事——她给成家榴打了电话,请她搬来家里住。 成家榴来了,朱梅馥亲手给她端茶点,收拾房间,床单铺得平平整整,连窗帘都拉开一条缝透光。她每天推开书房门送茶,笑着退出去,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可家里那股紧张劲儿,谁都感觉得到。成家榴住了几周,朱梅馥还是照常做饭,熨衣服,手没闲着,心也没乱。直到有一天,成家榴收到张爱玲的信,张爱玲劝她别陷太深,赶紧离开上海。成家榴想了一夜,第二天收拾东西走了,去云南找自己的路。 成家榴一走,傅雷像丢了魂,坐在书房里不吃不喝,毛笔掉地上墨汁晕了一片。朱梅馥没多说,把冷掉的饭菜热了又端上来,日子就这么慢慢熬过去了。她继续抄傅雷的译稿,字写得工整,家里渐渐恢复了平静。后来,傅雷把跟朱梅馥的合照摆桌上,照片里她笑得温婉。多年后,他写《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透着对妻子的愧疚。朱梅馥呢,还是管家教子,教傅聪弹琴,琴声在屋里飘着。1966年9月2日深夜,上海江苏路284弄5号,傅雷写下三页遗书,交代好房租和保姆费,撕下床单自缢。朱梅馥收拾好房间,留了53.5元火葬费,签上名字,跟他一起走了。朱梅馥当年不声不响的选择,保住了这个家,也让傅雷晚年多少明白点自己的错。

0 阅读:182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