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曾经是神鸟?
奇点儿科学
2024-07-17 20:30:32
提起乌鸦,脱口而出的多半都是一些不太好听的语句,比如“乌鸦嘴”“乌合之众”等。在日常生活中,乌鸦的确不招人喜欢。它不但长得乌漆嘛黑,叫声还嘶哑难听,总是成群结队地出没,不管是农田里的谷穗麦粒还是垃圾堆里的腐肉,乌鸦都能一扫而光。
但在古代,乌鸦不但不是“扫把星”,反而是一种祥瑞的象征。
在上古时代,人类文明刚刚发展,他们无法理解大自然中许多奇怪的现象,就将一切归咎于神明,尤其是给天下带来温暖和丰收的太阳,更是成了他们眼中至高无上的神明居所,隔三差五就要举行祭祀,祈求太阳神能保佑他们丰收。
祭祀的次数多了,远古人民经常能够在太阳上看见一些小黑点,虽然我们现在知道那是太阳黑子,可远古时期,人们认为那是乌鸦留下的神迹,因此鸟类成为很多部落的图腾,还创造出了“金乌载日”神话。
传说,在东方汤谷有一片很大水域,水有温度,在谷深处有一个一棵巨大的参天大树,名叫“扶桑”,神树之上住着十只太阳神鸟——三足金乌。每天都会有一只太阳神鸟升到天上,出现在扶桑神树的树枝顶端,而其他的九个太阳神鸟则就在树枝上休息,十只太阳神鸟依次轮流为天地带来白昼。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时间进入中国的殷商、西周时期。上古氏族部落图腾崇拜逐渐转变为奴隶制政权崇拜,乌鸦作为太阳神的形象逐渐淡化,演变成为一种伴随王权的祥瑞之兆。
秦朝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以玄色为尊,玄色也就是黑色,那时候不管是衣着用品还是日常居所的布置,清一色的黑色风格,甚至连婚嫁的礼服也是黑色,黑色崇拜不亚于后世对黄色的追求,而乌鸦通体发黑的形象正好符合当时的黑色崇拜。
汉朝时期,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迷信太阳神,乌鸦身上的神鸟光环逐渐消失。在汉朝,普通人如果想入世为官的话,就得走“举孝廉”的路子,也就是说孝顺父母得孝顺到家乡人尽皆知,才能够被举荐到朝廷为官。百姓们不仅自己孝顺父母,还把动物界的孝子们也拉来做了典范,首当其冲的就是反哺行为的乌鸦。
根据《本草纲目》的说法,乌鸦刚出生时母亲会养育它们六十天,而长大后它们也会反过来赡养母亲六十天。得益于反哺的传说,乌鸦在当时被当作孝鸟。
但是在宋朝时期,乌鸦的形象却发生了反转,成了后世所熟悉的那个充满晦气的恶鸟。原因是宋朝崇尚白色,黑色是不吉的颜色,并且乌鸦喜欢吃腐肉也令人厌恶。
如今,一提到乌鸦,中国人都会认为这是不祥之鸟。但从乌鸦的角度来说,它并不知道自己的族群经历了如此波澜壮阔、浓墨重彩的历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