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蕞怕的是:一边吼孩子一边妥协的家长

畅畅谈育儿 2024-08-09 13:40:20
我妈煮了我儿子蕞爱的云吞, 当她小心翼翼地给我儿子盛了一小碗时,我儿子不满意,觉得不够。我妈担心他浪费食物,坚持让他吃完再盛。我儿子不听,哭闹纠缠。 . 我妈在无奈与焦虑中提高了嗓门,斥责他霸道、不懂分享。结果他情绪崩溃,坐地上哭得更凶。 . 最终,我妈在疲惫与心软中选择了妥协,一边抱怨着孩子的霸道,一边将大部分云吞倒进了孩子的碗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她面前变得越来越霸道和护食。 . 从孩子的视角看,云吞的美味让他渴望更多,但他的感受却被忽视了,反而被贴上了“霸道、不懂分享”的标签。孩子感到受伤,因此哭闹不止。 . 而大人的妥协无意中传递了一个信息:哭闹可以达到目的。这让孩子在未来的类似情境中更倾向于用哭闹来表达自己。 . ⭕️教育中蕞令人担忧的是一边在吼孩子一边又在纵容孩子的家长。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口出厉言,却守不住行为的底线,最终在孩子的哭闹面前妥协,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导致孩子情绪的不稳定,还可能引起行为的恶化。 . 明知道把大家吃的云吞都给孩子会造成浪费,是不对的,却因为无法应对孩子的情绪妥协了,这才是真正的溺爱。 . 怎么才能既安抚到孩子的情绪又守住行为的边界呢? . 1️⃣放下评判和指责,看见孩子背后的感受和需求:“云吞真的很好吃,你很想多吃点,你甚至希望把它们都吃完,是吗?。” . 2️⃣设立行为边界,引导他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你好像只能吃这么多,咱们说好的要保护地球,珍惜粮食,而且爸爸妈妈也想吃呢。然后我把云吞端到他面前跟他说:“或许这次你能吃多两个,现在你来决定你想吃多少吧,前提是要吃完,不能浪费哦。” .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仅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接纳,明白了行为的界限,也学会了在规则下做出选择。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接受时,他们更愿意在我们的引导下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

0 阅读:9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