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孩子哭的大人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课题

畅畅谈育儿 2024-09-22 03:01:41
我发现身边很多长辈甚至是同龄的父母,都存在见不得孩子哭的情况。孩子一哭,要么大声呵斥,要么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孩子赶紧停止哭声。 . 为何人们接受不了孩子哭呢?背后原因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负面感受。 . 不允许孩子哭的人,往往也是那个小时候不被允许哭的孩子。所以一直以来形成了这样的负面感受 : 认为孩子哭就意味着自己无能,觉得自己要对孩子的情绪负责;觉得孩子哭就是威胁人,是不齿的表现;甚至觉得孩子爱哭的孩子就会任性,不是好孩子。 . 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本能地触发了内心的焦虑和负面感受。由于无法直面自己的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于是本能地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选择想尽办法阻止孩子哭闹,仿佛孩子的哭声停止得越快,自己就能越快获得安心。 . 但真相却是,那些被压抑的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消失了,问题也并未得到解决。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要么在堆积以后爆发让人变得情绪不稳定,随时可能 “爆炸”;要么让人形成逃避机制,变成一个看不见情绪的低情商之人。 . 所以,允许孩子哭的过程,其实也是去治愈曾经那个不被允许哭的小孩的过程,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都值得我们去努力。 . 1️⃣正确看待孩子哭 哭仅仅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已。孩子哭了,只是表明此时的他已被负面情绪所包围。倘若孩子连哭都不会用来表达负面情绪了,那才是真正出了大问题。 . 2️⃣做好课题分离 当孩子哭的时候,我们本能地感到难受、愤怒,这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与孩子无关。看见它,允许它,平和地与自己的负面感受相处,而不是以此去控制孩子或者发泄到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才能教会孩子看见情绪、接纳情绪的能力,而不再重复我们曾经的模式。 . 3️⃣看见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减少哭泣,不是把他们的情绪压回去,而是帮助孩子看见情绪并有效地宣泄出来。 . “妈妈知道你想哭是因为有了不好的感受,如果哭能够让你好受一点,那就哭一会吧,妈妈陪着你,等你哭好了,我们再聊一聊。” .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哭,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的感受不值一提,你那不好的感受是不对的。孩子的感受没有被认可和接纳,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就无法联结,孩子没有被真正看见,他就不会真正把父母说的话听进去,而且他会不断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试图让父母看见自己。

0 阅读:3

评论列表

THOT

THOT

2
2024-09-22 14:30

并不是啊 单纯就是受不了噪音。。。。 她可以自己进房间哭 而不是在妈妈耳朵旁边使劲嚎叫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