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春秋|公元前707年天子跌落神坛 作为春秋初期声望较高的郑庄公,为了

知行史看话 2024-10-11 14:51:09

深耕春秋 | 公元前707年 天子跌落神坛 作为春秋初期声望较高的郑庄公,为了自己开疆拓土,已经很难抽身去辅助周天子了。周天子为此责备过几次郑庄公。郑庄公索性再也不去上班了。 周天子见郑庄公霸着茅坑不拉屎,于是准备夺去郑庄公参与王政的权力。郑庄公知道后,不但不去上班,连平时的朝觐也不去了。这就有点让周天子脸面没地方搁了。于是,在今年秋季,周王率领诸侯讨伐郑国。 要说当时周王朝天下的环境是大国都在掠夺,小国都在告状。所以,周王朝那么多诸侯国,周桓王能拉来一起作战的都是些没什么能力的小国。 不过,为了出一口恶气,周桓王决定亲自统出征。他率领中军,虢公林父率领右军,周公黑肩率领左军。蔡军、卫军从属于右军,陈军从属于左军。说实在,这样的配置,还不如不要这三个小国。 郑国这边都是精锐部队。根本无惧天子的“大军”。郑国的子元请求组成左方阵来抵抗蔡军和卫军,组成右方阵来抵御陈军,他说:“陈国刚发生动乱,因而百姓都缺乏斗志。若先攻打他们,他们一定奔逃。周王的中军去照应他们,阵容必然发生混乱。蔡、卫两国军队不能互相支援,也一定纷纷争先奔逃。这时我们便集中兵力攻打中军,就可以获得成功。” 郑庄公一听这办法不错,就同意了。任命曼伯为右方阵的主将,祭仲足为左方阵的主将。原繁、高渠弥率领中军护卫郑庄公,摆成一个鱼丽阵势:先排列二十五辆战车做前锋,又用一百二十五辆战车紧随其后,用以填补列阵间的空隙。 双方互下战书,讲些气话,约定地点就开打。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繻葛之战。这场战争是周王朝的一个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领导亲自下场打群架还打不赢,从此谁也瞧不起领导。 一开大,郑庄公就命令左右方阵的军队说:“令旗一动,就击鼓进军。” 结果蔡、卫、陈三国军队一听鼓声就溃散奔逃,周王的中军也顿时大乱。郑军从左右两边合力夹击,周军大败。 祝聃瞧准时机,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并没有倒下,忍痛指挥着军队撤退。祝聃请求郑伯下令追击,郑庄公说:“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又怎敢欺凌天子呢?若能够自救,社稷不致倾覆,这就足够了。” 当天夜里,郑庄公派祭仲足慰劳周天子,同时问候周王的左右随从。这表面是尊重天子,可实际上是向天下诸侯表示:周天子算什么? 繻葛之战,让天子颜面尽失,让王朝威严尽失。从此,周天子政令不出国门。各诸侯也不再顾及颜面,展开了不要脸的掠夺以及兼并,小国纷纷倒下,为几百年后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春秋,名字好听,其实都是民不聊生的残酷互殴时代! #精读春秋# #历史智慧分享# #历史故事#

0 阅读:29
知行史看话

知行史看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