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身边带娃很累的妈妈都有一个问题

畅畅谈育儿 2024-10-13 15:04:04
与孩子的边界模糊。 孩子早上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扯着嗓子喊:“妈妈,过来!”,因为害怕孩子哭闹,马上放下手中的事就过去了。 . 孩子要便便了喊:“妈妈,过来,我要便便”。因为担心孩子自己搞不定,丢下手中的事就跑过去了。 . 孩子玩玩具遇到困难喊:“妈妈,过来~”,因为担心孩子崩溃,火速跑了过去。 . 孩子出门要穿鞋喊:“妈妈,过来,帮我穿鞋子”。你在忙不想去,但是耐不住孩子喊,一边说一边帮孩子 ..... 孩子一喊妈妈就过去了,妈妈不配合,孩子就撒泼哭闹,麻麻的存在仿佛就是专为给孩子服务而设置的npc,怎么会不累呢? . 崩溃的是孩子还不买账,把这一切看作是理所当然,妈妈稍微不配合的时候就哭闹撒泼,歇斯底里。 . 然而,问题的根源真的只在孩子身上么❓ . 孩子喊妈妈或提出要求时,妈妈即便忙碌也会放下手头之事,以孩子为先。这实际上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妈妈是孩子的一部分,妈妈与孩子彼此不分,甚至妈妈以孩子为主,为配合孩子而生。 . 妈妈与孩子之间没了边界,便会导致无穷无尽的控制。孩子不知边界何在,就如同置身漆黑的屋子,摸不着墙壁,只能不断地通过寻找并抓住点什么来确认自己的安全感。 . “孩子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养育者边界不清导致的。”李雪老师的话让我幡然醒悟。 . 所以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安全的边界。妈妈守好自己的边界同时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 . 当孩子醒了喊妈妈,而你在忙着做早餐,不要放下早餐就去哄他。而是温和坚定地告诉他:“妈妈在做早餐,走不开,你可以自己起来找妈妈,也可以在床上躺会儿。” . 当孩子喊你帮他穿鞋子,如果你觉得他有能力自己穿不想帮他,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你已经学会穿鞋了,妈妈不想帮你穿。” . 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鞋子自己穿。”这是指责和评判不是在给安全的边界。 安全的边界是你的鞋子你想怎么穿都可以,你想找谁穿都可以。但我也可以拒绝帮你穿。 . 明确边界不是对孩子冷漠,而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独立的机会。让孩子在安全的边界内,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而妈妈也能在育儿中找回自己,找到亲子关系的平衡。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哈

1
2024-10-13 17:16

那第一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我家就是早上醒来看不到人就会大哭,在别的房间答应他马上来也不行

长安

长安

1
2024-10-13 17:45

说到上厕所这个问题,我女儿也是目前三岁半,要上厕所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我们大喊,我要上厕所,每次我跟她爹都怼她上厕所不用汇报,自己去(已经学会自己开灯上厕所擦屁股了)

山竹来一斤

山竹来一斤

1
2024-10-13 18:01

我是没钱请保姆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