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孩子变空心有多简单?

畅畅谈育儿 2025-02-21 15:49:31
只要从小不停地否定他的感受就够了。 . 孩子喊热,你说:“天这么冷,怎么可能热?赶紧把衣服都给我穿上!” . 孩子说吃饱了,不想再吃,你说:“才吃这么一点儿,怎么可能饱了?快点,把这些饭菜全吃完,不然别想出去玩!” . 孩子说菜不好吃,你反驳:“怎么会不好吃?明明挺好吃的!别挑三拣四,做什么就吃什么,你又不会做饭,哪有资格挑!” . 孩子输了游戏跟你生气,你不屑地说:“这有啥好生气的,谁能一直赢啊?输不起以后就别玩了!” . 孩子满心委屈,觉得你根本不懂他,你立刻否认:“我不懂你?不理解你?我天天累si累活是为了谁?谁又来理解我、懂我呢?” . 渐渐地,他会觉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见不得人的,潜意识里,把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看得比自己内心的感受还重要。 . 不敢轻易在人前提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因为害怕被反驳; 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也不敢随意表现出来,因为害怕不合qun; 不敢做对自己来说有挑战有竞争的事情,因为害怕输了后被定义为“失败者”。 . 他们不再相信自己,只能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别人觉得什么有意义、有必要,他就去做什么。 . 至于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完全没有主意。不管别人问什么,回答永远是 “我都可以”“还可以吧”“一般般”“我无所谓”。 . 就这样,孩子的生命力一点点被消磨,而后变成了毫无生气的 “空心” 人,在这茫茫人世间,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 所以说,教育不只是管管孩子的行为,更关键的,是要看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 真正的养育,是当孩子喊热时,你能蹲下身来,问问他,是不是刚才跑跳得太厉害,或者身体有点不舒服,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否定他的感受; . 孩子说吃饱了,就选择相信他对自己肚子的感觉,别再逼着他硬塞食物; . 孩子觉得菜不好吃,别忙着指责,而是问问他,到底是哪里不合口味; . 孩子输了发脾气,不要嘲笑他输不起,而是抱抱他,说一句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然后再慢慢引导他正确看待输赢; 当孩子渴望被理解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他把心里话讲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 通过平等的交流、真诚的倾听,还有毫无保留的爱,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理解、被深爱着的。 .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内心充实有力量、有独立思想、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

0 阅读:3

评论列表

头上别了颗花菜

头上别了颗花菜

5
2025-02-22 09:58

有的家長都已經累得只剩半口氣了。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