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春秋 | 公元前703年 纪季姜归于京师 残阳如血,季姜跪坐在纪国宗庙的青玉阶前,玄色深衣上绣着的翟鸟纹被暮色浸得发暗。供案上的青铜簋里盛着半碗凉透的黍米,这是母亲咽气前特意为她准备的饯行饭。 "季姜,记住玉玦在左,玉簪在右。"七日前母亲握着她的手,将半枚环形玉玦系在她腰间,"见玦如见纪,见簪如见母。"那时母亲鬓边的白发比庙里的帷幔还要刺眼,唇角溢出的血珠染红了白玉似的指甲。 黄河渡口的芦苇荡里飘着未散的硝烟,季姜攥紧缰绳的手指节发白。护送的三十辆牛车在齐军的火箭中化为焦炭,车辕断裂声混着马匹的嘶鸣刺破长空。她望着随从们横七竖八倒下的尸身,忽然想起离国那日太庙中龟甲的裂纹——占卜官说此去当有血光之灾。 "纪国的公主,齐侯有请。"玄甲武士的长戈挑起她的车帘,铁锈味扑面而来。季姜缓缓抚过腰间冰凉的玉玦,目光掠过士兵们惊愕的面庞。她突然掀开帷裳,露出内里茜素红深衣下暗藏的金丝软甲,那是用纪国最后三座铜矿换来的。 "烦请通报齐侯,孤身入镐京的纪季姜,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她解下玉簪横在颈间,簪头的鸾鸟在暮色中泛着幽蓝的光,"此物若断,周礼尽丧。" 镐京的春雨裹着槐花香渗入宫墙时,季姜正在擦拭那架从纪国带来的桐木琴。琴尾的裂痕是她故意为之,就像母亲用簪尖在铜镜上刻下的谶语。窗外传来黄门尖细的嗓音:"天子命妇皆集椒房殿,唯纪氏女迟迟未至。" 九重丹陛之上,周桓王的冕旒微微晃动。季姜捧着漆盘的手稳如磐石,盘中盛着的不是诸侯进贡的珍奇,而是纪国特有的朱砂与松烟墨。"妾身为天子研墨。"她屈膝时听见环佩相击的清响,恍惚又见母亲将玉簪插入她发髻:"记住,你身上带着纪国的魂。" 当季姜的指尖触到冰凉的青铜酒爵时,齐侯突然放声大笑:"孤闻纪女善琴,何不在此奏一曲《清徵》?"满殿朱紫公卿的注视如芒在背,她看见齐国世子眼中闪过的贪婪,像极了当年觊觎纪国盐矿的豺狼。 桐木琴在丝帛上滑出裂帛之音,季姜闭目奏起《文王操》。最后一个泛音消散时,她忽然开口:"《诗》云'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今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殿角铜漏滴答作响,她看见桓王浑浊的眼中泛起涟漪,就像母亲咽气前望向宗庙的眼神。 暮春的风卷着柳絮扑进椒房殿,季姜对着菱花镜插上玉簪。镜中人眉心的花钿是中原画师新点的样式,鬓边却还留着纪国特有的垂鬟分肖髻。她将玉玦收入妆奁底层,那里躺着母亲留下的竹简,上面用朱笔写着:"守器存礼,以文化戎。" 周王室式微,纪国很不情愿把宗女嫁给天子,无奈国小势薄,纪国公主最终还是不情愿地“归”于京师。 国强大,家才能稳固!
深耕春秋|公元前703年纪季姜归于京师 残阳如血,季姜跪坐在纪国宗庙的青
知行史看话
2025-03-26 12:03:1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