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认为打台湾必须有“四多”,少一样都不能打,如今实现了吗? 1949年秋,长江以南硝烟还在空中飘散,细雨绵绵中的华东野战军指挥所内人头攒动,电报的‘嘀-嘀嘀-’声不绝于耳,一张大桌子上,我国常‘险中求胜’的粟裕将军此刻终于眉头舒展,提笔定下了攻台‘四多方略’,需要‘人多’、‘船多’、‘飞机多’、‘火炮多’。 这‘四多’方略,听起来不过寥寥数字,可人们却不知这是我军将士用多少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伊始,时年42岁的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刚刚经历了解放战争,并在战争中取得光辉胜利,尤其在淮海战役中大显身手,把国民党军队打的抱头鼠窜。 也正是这个原因,粟裕将军再次被委以重任,全线负责跨海作战,务要拿下台湾,维护我国领土完整。 于是1949年10月,厦门的指挥所内,咸腥的海风夹着潮味打在将军的脸上,看着远处金门若隐若现的轮廓,就着潮水拍打礁石的轰鸣声,将军一声令下。 叶飞的第十兵团近万人的兵力乘木帆船强攻金门。此时,国民党驱逐舰突然降临海面,对着我军将士炮火齐鸣,瞬间‘杀’的喊叫声被火炮的轰隆声取代,短时间内,金门的海面上尸横遍野,一片血红。 不久之后,粟裕将军收到消息‘叶飞第十兵团部众近万人,全军覆没,无一生还。’这个消息惊的整个指挥部目瞪口呆,一时间,里面传来人们怜惜的呜咽声。 经过这次教训,我军发现攻台的战争与地面作战还是有区别的,在没有陆地的环境中,海战不只是勇气的搏杀,更是一场立体化的战争,需要海上、陆上、乃至空中的通力配合。 自我军出师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惨痛的战损比,也就以此为契机,对台海战争怎么打有了一次深入的探讨。 ‘诺曼底登陆,不是他盟军有多么英勇,论英勇,试问有任何国家的军队可以跟我军相比么?之所以诺曼底能够最终拿下胜利,看看他们的投入,飞机11000架次!战舰6000多艘!而我们呢?’一位将军对于我国的台海战役说道。 再到后来,我军开始了对台海作战的全方位思考,最终,粟裕将军在指挥所里,提笔写下‘四多’攻台攻略,‘人多’、‘船多’、‘飞机多’、‘火炮多’。 很快主席接到了粟裕的报告,叹息道‘粟裕一惯以险中求胜而闻名,如今连他都要有十成把握才能出手,就按粟裕将军的意见办吧’。 彼时的我国,解放时百废待兴,的确是没有这个‘四多’的条件,可75年后的今天,这个‘四多’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我国有百万雄兵,随时可发;战机歼20早已投入使用,而且多的对方看不过来;船不仅多,还很大,有5系列的大驱,还有航母;火炮不仅多,还领千万于世界,而对台湾,我们甚至不需要导弹,只要480公里的PHL191远程火箭炮就可以完整的覆盖台湾了。 关于粟裕将军所说的‘四多’方略,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1984年战神粟裕病逝,军委四大首长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在粟裕遗体旁边,排头是军委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