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旅除徐海东谁都不认,两大元帅都怕镇不住,毛泽东遂派黄克诚 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后,林彪和聂荣臻分配到八路军115师的编制,下辖343旅和344旅,两人深夜在窑洞里对着344旅编制表上徐海东的名字发起愁来。良久,林彪叹了口气,忧心忡忡的对聂荣臻说:“徐老虎的兵,只听他的,我怕是带不了这个兵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林彪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因为344旅虽然很猛,但是也有过多次一听调令导致问题的历史。1935年在劳山,军里要求徐海东对东北军110师展开‘围点打援’,但徐海东根据形势率部强攻,后来全歼敌军,尽管战绩显赫,但中间产生了不小的误会。 1936年我军东征山西之时,徐海东一次由于自行更改渡河地点,导致原来友军的协同作战计划受到影响;后来1937年在平型关大战中,再次由于沟通的问题没在对日军辎重及时合围,让鬼子合跑了。 但是,尽管徐海东出现了些许问题,这支部队的能量那是任何人也都不敢小觑的。 1932年秋,当鄂豫皖苏区战火纷飞之际,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6岁的娃娃兵团横空出世,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将这支3000人的小部队当回事,就连国民党都笑话这支部队是‘红小鬼’。 然而,当初这支部队有多被人看不上,后面徐海东就带这支部队打的就有多猛,就在国民党对他嘲弄的时候,徐海东带着他们在独树镇打的庞炳勋两个旅丢盔弃甲,并且当这支部队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之时,队伍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人数多了一倍,有了7000多人。 这支部队极其擅长长途奔袭,并且多数的兵源来自同一个地方,完全的围绕在徐海东的领导下。 回到林彪的担心上,当主席看见林彪的担忧后,批复‘海东是革命的火药桶,既要燃敌,也要适当防潮’,于是就把刚从莫斯科回来的黄克诚派了过去。 于是1938年6月,黄克诚接手344旅,并开始学习了解这支部队。在町店战役中,他见到344旅不愧为传说中的‘猛旅’。但是344旅的打法也的太猛,拿人命往上填,这样的打法伤亡也太大了。 后来,黄克诚重新配置部队,多多尊重徐海东的总见,但任命田守尧为代旅长进行新战斗部署,后来经过多次实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大胜,从此,黄克诚的战术得到各级的认可。 时间转眼到了1939年冬,在武乡县王家峪的一个土窑洞中,徐海东猛烈的咳嗽着,自感时日不多了,将代表他自已对344旅的指挥刀给到黄克诚。后来344旅既秉承了徐海东的敢打敢拼的精神,也结合了新式作战方略,成为我军中的钢铁雄师。 关于这件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344旅除徐海东谁都不认,两大元帅都怕镇不住,毛泽东遂派黄克诚 1937年8月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4-10 17:35:39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