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当6万人被敌人50万大军包围的时候,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做出一个选择,那

蜀山史道道 2025-04-12 12:30:10

1944年,当6万人被敌人50万大军包围的时候,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做出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降,但是德国60岁的老将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亲自为士兵断后,德军士气大振,居然有4万人突围成功,然而施特默尔曼上将却战死了。

1944年的时候,其实德军已经开始走非常严重的下坡路了,这时候苏联方面抓住机会乘胜追击,不断的扩大战果,驱逐境内的德军。为了能够彻底的把德军全部赶出苏联境内,这一次苏联也是下了大手笔。

整整派出了两个集团军,总人数达到了50万人,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包围圈的布置,打算一口气将里面的德军全部吃掉。被围在其中的是德军的第十一军,这个部队在德军里面还算是作战能力非常强的。

尤其是军长施特默尔曼是一个硬汉,虽然对方已经60岁了,但是依然不能小觑。当苏联完成包围的那一刻,远在德国的希特勒都急了。第一时间向曼施坦因发出命令,要求曼施坦因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救援。

曼施坦因也知道情况的紧急,所以第一时间就派出了10万部队去进行救援,这其中还包括装甲军,但是这10万人派出去之后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德军早就已经有所防备,把里面的十一军围得像铁桶一样。

不光是里面打不出来,外面也很难打进去,增援部队一直打到距离十一军只有10公里的地方,实在是打不动了。虽然10公里并不远,开车可能最多十几分钟就到了,但是在战场上,这10公里就是天堑。

曼施坦因实在是打不进去了,最后也只能给被包围的施特默尔曼下命令,让他自行突围。一方面是由于德军的防卫力量实在是太强了,第二方面也是由于当时正值冬天,对于野外作战,和德军的装甲部队极为不利。

在施特默尔曼有突围计划之后,外围的其他部队尽量配合。一瞬间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这个60岁的老将军身上,施特默尔曼随后策划了一场非常精密的突围任务,周围的先头部队是维京师,这个师的作战能力最强,所以放到前面撕开苏联红军的口子。

当维京师撕开口子之后,其他的部队立即跟上,不断的扩大撕开的口子。后面的三个步兵师紧随其后,完成突围。可以说施特默尔曼的作战计划安排的是非常详细的,但是在真正执行的时候还是被谨慎的苏联红军提前发现了。

因此原本的偷偷突围变成了正大光明的打出去,这一瞬间难度就呈几何倍的增加。因为苏联红军就可以针对突围的方向进行重点防御。不过好在是占据了战场的先机,再加上外围部队的配合,因此十一军还是突围了出去。

不过代价也是惨痛的,又开始的6万人的部队最终成功突出去的也只剩下了4万人,折损了2万人,占总人数的1/3。在十一军突围出去之后,苏联红军一度也非常的懊恼。毕竟如此大的一个包围圈还是让对方给跑掉了,并没有完全的吃掉。

随后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苏联还是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第一点是德军当时突围的时候非常着急,没有办法,也根本不可能把重型装备带走,所以德军的所有重型装甲设备全部都留了下来,这些全部都成为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

其次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苏联红军发现了一个德军军官的遗体,经过辨别之后发现竟然是施特默尔曼。要知道施特默尔曼可是德军的上将,更是十一军的军长,在突围的时候,无论如何他都是在队伍正中间的。

因此队伍只要能够突围,别说是剩下4万人,就算是剩下了400人,正常情况下也绝对有军长。谁能想到一个德军上将竟然死在了战场上?而且被发现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来他不是意外死亡的。

因为他的姿势依然保持着手握毛瑟枪的射击姿势。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施特默尔曼在选段后部队的时候,从十一军挑出了一个战斗力最强的营留下来,同时留下来的还有他自己。

作为一名上将,他要亲自为所有的将士们断后。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军的战士才能在战场上打得那么勇猛,最终完成突围。对于这么一个英雄人物,苏联方面也选择了将其厚葬。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