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廷贤医案:小儿急惊风,应该怎么办“一小儿三岁,因惊搐搦、发热痰盛,久服抱龙丸等

飞翔说健康 2025-04-12 16:38:05

龚廷贤医案:小儿急惊风,应该怎么办

“一小儿三岁,因惊搐搦、发热痰盛,久服抱龙丸等药,面色或赤或青,此心肝二经血虚、风热生痰也。用六味丸滋肾生血,用六君、柴胡、升麻调补脾胃而安。”

这个儿科医案特别有代表性,您看这三岁娃娃反复抽搐惊厥,发热痰鸣像拉风箱,家长着急忙慌给喂抱龙丸这类镇惊化痰药,结果越吃脸越变色——一会儿红得像关公,一会儿青得像菜叶。

龚廷贤一搭脉就看出门道,这哪是什么实热惊风,分明是心肝血虚导致的风痰上扰,开出的六味丸配六君子汤加柴胡、升麻,吃下去居然好了。您可能要问:治惊风不是该清热化痰吗?怎么反而补起脾肾来了?这里头可藏着中医"见惊休治惊"的大智慧,更牵扯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先说这"久服抱龙丸"埋下的病根,抱龙丸本是治急惊风的方子,朱砂、雄黄这些矿物药像消防队灭火,短期用能压住实热惊厥。但三岁小儿脏腑娇嫩,长期服用就像天天往火场泼冰水,表面看火灭了,实际把脾胃这个"气血加工厂"给浇瘫痪了。脾胃一虚,气血生化跟不上,心肝这俩"用血大户"就闹饥荒——心主血脉,血虚了心神失养就会惊惕不安;肝藏血主筋,血不濡筋自然抽搐不止。这时候出现的面色忽红忽青,红是虚阳外浮的假热,青是肝血不足的真寒,活脱脱一副"能源危机"的身体信号。

这时候上六味丸可太讲究了,这方子看着是补肾的,实则暗藏连环妙招。熟地黄、山茱萸给肾精这个"蓄电池"充电,山药、茯苓给脾胃这个"发电机"保养,泽泻、丹皮顺手把下焦的虚火清理干净。您可别小看这补肾动作,小儿"肾常虚"的体质特点决定了,补足先天之本才能给心肝供上新鲜血液。就像手机快关机时不能光盯着电量显示,得插上充电宝才能真解决问题。更妙的是六味丸的"三补三泻"结构,既补真阴又防滋腻,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小儿体质,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但光补肾还不够,龚廷贤配上六君子汤加柴胡、升麻才是点睛之笔。六君子汤里的党参、白术像给脾胃请了个营养师,陈皮、半夏像雇了个清洁工,把积滞的痰湿垃圾清理干净。加上柴胡、升麻这对"电梯组合",能把下陷的清气往上提,让心脑得到充足供血。这整套方案就像给身体来了个大扫除+精装修——先清理痰热这些"建筑垃圾",再修复脾胃这个"水电系统",最后通过补肾给整栋楼加固地基。临床上常见多动症患儿用此思路调理,比单纯镇惊安神见效更持久。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得拎清楚:同样是惊风抽搐,急惊风多伴高热面赤、舌红苔黄,得用羚羊角钩藤汤急下存阴;慢惊风则多见面白气弱、舌淡苔白,得用理中汤温补中焦。本案处于虚实夹杂的过渡阶段,既有虚阳外浮的假热,又有气血不足的真寒,用药就得像走钢丝,补虚不助热,清热不伤正。六味丸的滋肾配六君子的健脾,正好形成"先天后天同补"的黄金组合。

现代家长容易陷入的误区是见咳止咳、见惊镇惊。就像家里电视机冒烟,光拔插头不修电路,迟早还得出事。这个医案给咱们提了个醒:小儿惊风别光盯着"风"字治,要往深里挖"为什么生风"。肝风内动的本质要么是肝血不足(虚风),要么是肝火太旺(实风),本案明显是长期清热伤正导致的虚风,这时候再镇惊等于雪上加霜,必须通过补脾肾来"熄风于未起之时"。

再说这"痰盛"的根源,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虚弱就像豆浆机漏电,本该化成气血的饮食精微全变成了痰湿。六君子汤里的半夏、陈皮就像专业清淤队,把气管里的"粘痰垃圾"清理干净;而党参、白术则像维修工程师,修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这种"标本兼治"的思路,比单纯用川贝枇杷膏之类的化痰药高明得多,毕竟清理垃圾的同时得堵住垃圾产生的源头。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小儿用药贵在"中病即止"。抱龙丸这类镇惊药就像消防应急设备,火灭了就得停用,长期使用反而耗伤正气。遇到反复惊厥的情况,要观察孩子是否伴随食欲差、睡觉露睛、头发枯黄等脾虚症状。记住这个医案给我们的启示:孩子的身体就像小树苗,治病不能光修剪枝叶(症状),更要改良土壤(脾胃)、巩固根基(肾气)。只有先天后天同调,才能养出真正健康的好苗子。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