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她随即表示自己愿意招供

瑶光映心曲 2025-04-22 18:00:06

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她随即表示自己愿意招供,只需见哥哥一面,随后她的做法竟然让后人佩服至极,一个招供的地下党成员为何能让大家连连称赞,惹人深思。 萧明华1922年8月出生在浙江嘉兴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靠种地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她上有姐姐,下有仨弟弟,姐姐小时候受了伤落下残疾,家里没人照顾,萧明华小小年纪就得扛起这个担子。每天早起忙活家务,还得帮姐姐干这干那,生活逼得她早早懂事,学会了咬牙坚持。这样的经历让她比同龄人多了一份韧劲,也为她后来面对生死考验打下了基础。 小学毕业后,她成绩拔尖,考上了河南省立开封师范学院。那是1930年代末,战乱开始蔓延,她跟着家人四处逃难,最后落脚重庆。在重庆师范学院读汉语言文学时,她碰上了朱芳春,一个有学问又有信念的老师。课后,朱芳春常给她递几本书,书里夹着些纸条,字不多,却句句点火。萧明华读着读着,心里对革命的念头就慢慢生根了。 1941年,她大学毕业,留在重庆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当老师。后来又考进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继续深造。那时候,她一边读书一边听课,接触了不少进步思想。1947年,组织把她调到北平,她正式投身地下工作。白天教书,晚上整理文件,忙得脚不沾地,可她从没喊过累。 1948年6月,萧明华被派往台湾,以台湾师范学院国文学系教师的身份掩护,和化名于非的朱芳春假扮夫妻,干起了情报活儿。两人配合默契,她教书时顺便观察周围动静,他在外面跑腿联络。那两个月,他们六次把情报送出去,每次都小心翼翼,情报不是藏鞋底就是夹书里,愣是没出过岔子。她上课讲诗词,表面云淡风轻,其实句子里藏着暗号,学生里有人听懂了就接头,效率高得不行。 地下工作风险大,她心里门儿清。1948年夏天,有次任务是要送一份沿海岛屿的军事情报。她连夜把信息加密写好,交给联络人,第二天照常上课,像啥也没发生过。她和朱芳春分工明确,一个写一个望风,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她从没退缩过。那时候,她已经不是那个只会读书的小姑娘了,磨砺让她变得沉稳又果断。 1950年2月4日,哥哥生日那天,萧明华在家忙活,国民党特务突然闯进来。她反应快,赶紧让朱芳春跑,自己留下来拖时间。特务问话,她答得滴水不漏,可两天后还是被抓了。进了监狱,她被关了267天,日子过得不是人过的。酷刑一次接一次,手被打断,满身是伤,电椅上折腾得她差点没命。狱卒还不让人睡觉,五天五夜不让她合眼,可她硬是咬牙扛着,没露半个字。 狱里条件差得要命,可她没闲着。身体再虚弱,她也试着给狱友讲点东西,讲讲诗词,讲讲外面的情况。大家伙儿听着,心里多少有点安慰。她这行为惹恼了狱方,刑罚加码,可她愣是没松口。组织的事她守得死死的,哪怕敌人拿死刑威胁,她也没动摇。 1950年11月7日,敌人判了她死刑,理由是“非法颠覆政府”,第二天就执行。那时候,她听说要枪毙自己,突然说愿意招供,但得见哥哥一面。这话一出,敌人以为她扛不住了,可事情没那么简单。她提这个要求,不是真想叛变,而是拖时间。她知道自己活不下了,但哥哥是她最后的牵挂。她可能想通过见哥哥,给组织留点线索,或者干脆用这招迷惑敌人,让他们放松警惕,给同志们争取喘息的机会。 结果,敌人没答应她的条件,第二天直接把她押到马场町刑场执行了。她28岁就没了,牺牲得干脆利落。可她的做法传出去后,大家都服气。一个地下党成员,临死还能这么冷静,想着组织,想着家人,这份心智和胆量谁不佩服?她没真招供,反而用这招耍了敌人一把,硬是把自己的信念守到了最后。 萧明华死了,可她的故事没完。消息传到地下组织,有人把她的经历记下来,纸上字不多,却句句带劲。她的牺牲让敌人害怕,也给同志们打了气。后来,1982年,两岸关系缓和,她的骨灰被送回大陆,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了“归来兮”三个字,简单却沉甸甸,墓前几束花摆着,透着肃穆。 她的事迹后来被翻出来,档案里记着她短短28年的经历,字里行间全是热血。老百姓聊起她,有人说她是英雄,有人觉得她是个普通人硬撑出来的传奇。不管咋说,她的名字跟那个年代连在一起,成了好多人心里的一道光。她用命告诉大家,有些东西比活着更重要。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