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秦城监狱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当时苏联援助的一百多个项目之一。和其他项目

怪味胡 2025-04-23 17:06:35

1960年,秦城监狱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当时苏联援助的一百多个项目之一。和其他项目不同的是,其他的项目是对外公开的,只有这个项目是对外保密的。由此,也从侧面知道这所监狱的不一般了。 当外界对高墙内的生活充满揣测时,那些被岁月封存的铁窗岁月,正以特殊的方式书写着秩序与改造的故事。 每天清晨的七点,当走廊上传来餐车的轱辘声,这是新一天的开始。 每天的早餐都很简单,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每天早上就是两个窝窝头,再加上一碗稀饭和一小碟咸菜。到了晚上九点,就是睡觉的时间了,这就是你在秦城里面每天的作息时间。 不同于普通监狱的集体放风,这里放风实行的是单独的放风制度。犯人之间是不允许相互碰面的,这是违反规定的事。因此,哪怕你在里面待上好几年,你也不晓得自己旁边住的是谁。 放风的地方,就在每栋监楼前面的那个小院子里,这个扇形的小院子被分割成十几个面积不等的隔间。上一个犯人放风结束之后,管理员就会叫下一个犯人进来,由此类推。二十分钟到一小时的放风时间,成为这里测量自由的另一种刻度。 转过监区后墙,成片的菜畦在阳光下泛着油绿。 附近的村民时常会看见戴草帽的身影在田间俯身,却不知这些劳作的人,他们曾经身上有着怎样的辉煌和那些精彩的故事。这里种植的蔬菜,是专供监狱食用的。锄头起落间,汗珠渗入土地的力度,是这里的生活。 当暮色漫过岗楼,某些监舍会传出报纸翻动的沙沙声。 新入监者要经历三十个日夜的空白期,才能等到第一份带着油墨香的《人民日报》。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申请阅读一些书籍,在枯燥的生活里,有了文字的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住在附近的村民,偶尔会看到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人。 这是获得释放的人,在村民的印象中,走出来的人很低调,很少会看到有家属来接。通常是自己悄悄的走,身影渐行渐远,慢慢的消失在小路上。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怪味胡

怪味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