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小德张躬身挨着慈禧床榻,轻唤了声“皇阿爸!”,慈禧奄奄一息,抬起眼皮见是小德张,喘息着交代了几句话,小德张吓得“咣当”一声瘫坐在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一,曾在“康乾盛世”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繁荣,长达近三百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的兴衰与两位女性的影响密切相关,这两位女性分别是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太后。孝庄文皇后以其卓越的政治才智和贤良的品德,在清朝的初期帮助建立了稳固的政权,她不仅精心辅佐两代帝王,还为清朝后期的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历史上公认的杰出女性政治家。 而慈禧太后,虽然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手腕一度实现了“同治中兴”,但她的专权和治理手段最终加剧了中国近代的动荡和衰败。慈禧太后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眼光短浅,以及她的奢靡生活,展现了她在面对外部挑战时缺乏长远规划和必要的危机意识。 在北京的颐和园内,德和园里静静地停放着一辆超过一百年的老爷车。这辆汽车由袁世凯赠送给慈禧太后,作为她的私人座驾。这辆车的外形显得典雅且充满贵族气息,黑色木质车身搭配黄色车轮,车灯为铜质,车厢内有两排座椅,设计上也体现了当时豪华的审美。这辆车的动力来源是一台四马力、后置式的汽油发动机,配备了两档变速器和链条传动装置,最高时速能够达到十几公里。要知道,慈禧太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拥有私人汽车的女性,这无疑是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奢华标志。 然而,这辆车虽然被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慈禧太后,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被她亲自使用。或许是因为清朝宫廷中传统的交通工具更加符合她的需求,或许是她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有限,这辆富有象征意义的汽车最终被遗忘在了皇家园林之中,成为一件被遗落的历史遗物。
1908年深秋,紫禁城内的仪鸾殿格外寂静。年过七旬的慈禧太后刚过完74岁寿辰没多久,就显露出病重的迹象。这一天,她突然传召御膳房总管小德张单独觐见。 仪鸾殿内,只见慈禧卧在床榻之上,面容枯槁。小德张躬身靠近,轻声唤道:"皇阿爸!"见慈禧没有回应,他又提高了声音。慈禧缓缓睁开双眼,用微弱的声音向小德张交代了一件事:要他在两日之内除掉光绪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小德张惊骇万分,一时间双腿发软,重重地跌坐在地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起身应承下这项任务。 要理解慈禧为何如此信任小德张,还要追溯到八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西逃。1900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等人仓皇出逃。在那段艰难的逃亡岁月里,小德张用一系列的忠心之举赢得了慈禧的信任。 刚离开北京城不久,慈禧就感到饥饿难耐。当时御膳房的人没有随行,其他太监也都两手空空。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小德张气喘吁吁地跑来,双手呈上两张饼。这简单的饼食让饥肠辘辘的慈禧龙颜大悦,当即赞赏道他最会当差。 在往后的逃亡路上,每当慈禧饥饿难耐时,小德张总能在荒野中找到可食用的草根。遇到暴雨天气,马车陷入泥潭,他更是不顾体力消耗,背着慈禧涉水前行数里,直到体力不支晕倒。这种种表现,让慈禧感慨就是亲生儿子也未必能如此尽心尽力。于是,她破例认小德张为干儿子。
1888年,慈禧太后迎来了自己的寿辰。为了讨好这位权力滔天的皇太后,大臣李永章从海外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电灯。这项新奇的发明给慈禧展示了现代文明的魅力。在一次夜晚的展示中,寝宫内灯火通明,整个房间被电灯的光芒照亮,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慈禧太后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并脱口而出“茄子”两个字,这个词其实来源于她误解了“cheese”(用于拍照时微笑的英文发音)。尽管电灯在当时还是一种奢侈品,清廷依然不惜巨资购买和维护这些设备。慈禧太后对这一新鲜事物的热衷,间接推动了电灯在中国的普及。 除了公务,慈禧太后在闲暇时也喜欢寻求娱乐消遣。她的女官裕德龄曾提到,慈禧不仅爱看戏、赏花,还发明了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八仙过海”,这款游戏非常简单,但慈禧太后自信满满,从未被任何人打败过。这个小游戏成了她娱乐时光的一部分,也显示了她在宫廷生活中的独特乐趣。 每当冬季寒冷时,慈禧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等到中南海结冰。此时,冰面异常光滑,慈禧与她的妃嫔、宫女们会坐在拖冰床上,由太监们在前面拖拽,仿佛在空中飞行一般。虽然这项活动为慈禧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但对于下面的人来说,这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太监们像纤夫一样拖着床,维持一个小时左右,直到慈禧觉得厌烦为止。随后,娱乐活动进入了下半场,慈禧会让几个太监取来几千块银元,这些银元十分沉重,需要多个太监才能搬动。 这些银元并不是为了犒赏下人,而是成为了慈禧另一个取乐的工具。她会指示一些力气大的女眷站在四周,拿着银元往中心抛。因为游戏发生在光滑的冰面上,参与者在抢夺银元时往往会摔倒,甚至带倒其他人。每当有人摔倒,其他人也往往会跟着一起摔,场面非常混乱。慈禧太后看着妃嫔们为了争夺银元摔倒,往往会忍俊不禁,这正是她的娱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