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左权在掩护前敌指挥部撤离时,被日寇轰炸而亡,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27 02:42:13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左权在掩护前敌指挥部撤离时,被日寇轰炸而亡,成为了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左权战死后,残暴的日军找到他的坟墓,挖坟掀棺、拖出遗体,拍摄了大量侮辱性的照片并得意洋洋地将之登报炫耀。 在1942年5月的太行山上,春风吹过郭家峪山林,暗藏着一场血雨腥风。这一天,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正站在十字岭的半山腰,密切注视着远处日军的动向。几天前,电报员向他报告了附近出现的异常电波,作战经验丰富的左权立刻判断,这是冈村宁次精心策划的"C号作战计划"正在逼近八路军总部。 这位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的黄埔一期生,此时已成为八路军总部的军事灵魂人物。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对他恨之入骨,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让日军屡屡受挫。在紧急会议上,左权决断:"我们兵分三路撤离,彭总先走,我带队断后!"尽管战士们一再挽留,他仍坚持:"这是战争,不能感情用事,总部安全最重要!" 十年前的1933年,28岁的左权就曾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设计了黄陂伏击战方案,红一方面军在他的指挥下歼灭蒋军3个师,俘虏官兵1万多人。毛主席曾激动地称这是"空前光荣伟大胜利"。而在1937年平型关战役前,正是左权与朱德、彭德怀一起,发出了那份关键电报,指示115师在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日军,成就了八路军抗战以来的首场大捷。 "左权两杆子都硬!"毛主席这样评价这位既能打仗又善于思考的将才。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左权依然笔耕不辍,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等40多篇军事理论文章。他的警卫员陈利财回忆说:"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常常熬夜到两眼通红,我们给他倒水,他都没发觉。" 1942年5月24日,日军的"挺进队"绕到八路军后面,企图切断撤退路线。左权及时发现并命令唐万成占领制高点。当彭德怀在护卫下突围后,唐万成回来劝左权一起撤离,却被他断然拒绝。随后日军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左权不顾危险登上高地指挥撤退。就在即将抵达安全区域时,一颗炮弹呼啸而至,弹片击中了左权的头部,几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这位37岁的军事天才,就这样倒在了太行山的土地上。 左权牺牲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传来,彭德怀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情绪低落至极。这位向来坚强的指挥官,面对战友的牺牲,内心承受着无法言说的痛苦。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日军的残忍行径远未结束。 由于情况紧急,左权牺牲后,战士们只能强忍悲痛取下他的手枪,将遗体暂时藏在一处草丛中。几天后,八路军和当地民兵将左权将军安葬在十字岭上。然而,日军截获了左权失踪的情报,立刻派士兵前往埋葬地,将他的尸体挖出。更加令人发指的是,为了炫耀战绩,日军将左权的遗体肆意摆弄后拍下照片,曝尸荒野,还将照片刊登在报纸上,添油加醋地进行宣传。 这一残暴行径激起了全军上下的滔天怒火。毛主席、周总理闻讯后异常悲痛,左权将军是老革命,是战士们心中的榜样。在负责反扫荡的罗瑞卿组织左权公葬时,他站在墓前庄严宣告:"给烈士们行礼还不算完,今后还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彭德怀下定决心,要亲自为左权报仇。他组建了一支暗杀小组,并命令各情报部门密切关注日军挺进队的动向。1942年12月,一则重要情报送到了彭老总的办公桌上:曾参与击杀左权、并侮辱其遗体的益子挺进队的三十多名骨干成员,计划在祁县的一家酒楼举行庆功宴。 彭德怀当即下令行动。一支训练有素的暗杀小队携带匕首等小型武器,潜入酒楼。行动负责人刘满河伪装成百姓,给日军不断灌酒。当这些日军喝得酩酊大醉时,刘满河将碗猛地摔在地上——这是行动信号!三十多名暗杀队员迅速出手,将日军全部击杀。他们割下日军士兵的头颅,用日军的衣服包裹带走。 第二天,当日军总部得知酒楼发生血案时,他们还猜不到是谁有这样的胆量和能力。正当日军内部一片混乱之际,一幕震撼性的场景出现在祁县城墙前:城墙上悬挂着益子挺进队成员的人头。见到这一幕的日军将领吓得魂飞魄散,这一事件直接震动了冈村宁次。为避免八路军继续追杀,第一军司令岩松义雄请示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后,下令解散了益子挺进队。 这次复仇行动不仅为左权将军讨回了公道,也粉碎了日军进一步侵略的阴谋。战后,彭德怀鼓起勇气去见左权的妻子刘志兰,告诉她复仇成功的消息。刘志兰平静地说:"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彭将军不必内疚,能死在战场上是他的愿望。若说他还有什么遗愿,大概就是没有亲眼看到革命的胜利。"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

超级酷 仅三天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