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用手在脖子上轻轻一划,对19岁的沈醉说:“处置汉奸只有这一个办法。”沈醉吓得瞪大眼睛。戴笠微微一笑,命人将一把竹刀小心翼翼交到沈醉手上:刀尖上有剧毒,只需刺破一点皮,就能置人于死地。 戴笠口中的“汉奸”,是指向日本人出卖情报的胡继业。沈醉原本以为最严厉的惩罚不过是开除,没想到戴笠竟要他把胡继业杀了。 可沈醉才19岁,只是个收集情报的特务,从来没有取过人性命,戴笠为何要将这么敏感的任务交给他呢? 戴笠当然明白,并不是所有特务都能充当杀手,不仅需要技术、经验,更需要过人的胆量与机智。 之所以选择沈醉,是因为他虽然年纪小,却能在短时间内,从交通联络员升至情报组组长。手下七八个比他年长的组员都被他驯服了,足见他的才干和魄力。 在戴笠看来,沈醉年纪小反而是他的优势,年少无畏,从现在开始培养和历练,假以时日说不定能成为一名不错的杀手。 只是沈醉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突然被喊去杀胡继业,愣是吓了一大跳,瞪大眼睛看着戴笠,额头上不停浸出细密的汗珠。 戴笠见状,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年轻人,镇定点,这一课要尽早补上。” 戴笠拿起笔写了一张条子,交给沈醉,说:“你拿着去乙室技术股,他们会告诉你怎么行动。” 沈醉一刻也不敢耽搁,拿着条子到了技术股。 身穿蓝大褂的工作人员看过条子后,将一把竹刀小心翼翼地交到沈醉手上,说:“刀尖上有剧毒,只需刺破一点皮,就能置人于死地。” 沈醉看了下刀尖,果然锋利无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夺人性命。他将竹刀小心收好,转身离开技术股。 接下来几天,戴笠始终心神不宁。他虽然看好沈醉,但沈醉毕竟只有19岁,而且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能否暗杀成功还真的没有把握。他确实有赌的成分在。 直到8天后,戴笠从报纸上看到胡继业遇刺身亡的消息,瞬间大喜:“我果然没看错人!” 那时,沈醉刚好来找。看到沈醉的那一刻,戴笠不由得大吃一惊:不过短短8天时间,沈醉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往日虎虎生气的双眼变得红肿无神,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 “你怎么会搞成这样?” 沈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将他这些天的经历和盘托出。 原来,在真正开始行动之前,沈醉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心理挣扎。他只有19岁啊,突然要他去杀人,还是杀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熟人,他如何忍心? 沈醉将自己关在房间整整两天,无数次说服自己:那个人是汉奸,死不足惜;那个人是汉奸,死不足惜…… 终于在两天后,沈醉走出房门,往胡继业家中走去。他知道自己从选择做特务开始,就已经没有选择。 到达时,胡继业还在睡梦中,正是下手的好时机。沈醉轻轻走到床边,举起竹刀,却迟迟下不去手。他整个人都在发抖。 这个动作并不难,只要手起刀落,不过几秒胡继业就能去见阎王。可这毕竟是杀人啊,那股沉重的心理压力,压得沈醉喘不过气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沈醉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再这么下去,胡继业很快就会察觉醒来,到时就功亏一篑了! 沈醉咬了咬嘴唇,不再犹豫,一手迅速掀开胡继业的被子,同时另一只手将竹刀刺进胡继业的屁股。 “嗷——”胡继业发出尖叫,沈醉吓得撒腿就跑,直奔火车站,坐上开往另一个城市的列车。 列车开出许久后,沈醉的心脏仍“突突突”跳个不停,手也抖动不止。他神经紧绷,总觉得有人在跟踪他,似乎下一秒就要冲上来将他逮捕…… 就这样,沈醉在惶恐不安中熬过了几天。等到情绪稍稍好转,才再次出现在戴笠面前。 戴笠对沈醉的表现很满意,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麻烦。同时他也很理解这个年轻这些天所经受痛苦和挣扎。 戴笠递给沈醉一张100元的支票,让他出去玩几天,以扫除首次杀人的阴影。同时嘱咐他:“最多去两三天,然后尽快归队,情报组的工作不能耽误。” 看着沈醉离去的背影,戴笠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果真慧眼识人,这个年轻人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事实确实如此。沈醉处事干练,杀伐果断,不久后成为军统局本部总务处长,十多年后成为一名国民党少将。 只可惜,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才,却不能为我党所用。好在后来,沈醉参与了国民党起义,也算将功折过。建国后,沈醉接受改造并被获特赦,过上安稳的新生活。 1986年,沈醉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军统四大特务”的另外三位,一位38岁被就地正法,一位早早病逝,一位郁郁而终。 相比之下,沈醉活到82岁,在女儿的陪伴下离开人世,真是命运垂怜了。
蒋介石不敢动李宗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要说李宗仁这人,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政治和
【1评论】【7点赞】
火山
沈醉的升迁,跟姐夫余乐醒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