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缴获了两挺机枪,却苦于没子弹,几天后,一个农民拉来一辆粪车,嘿嘿笑道:“这里面可全是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正处于科技发展的巅峰,特别是坦克技术的成熟。技术的成熟使得其在欧洲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战果累累。
反观亚洲战场方面,日本野心不断膨胀。同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给了美国这匹游离在场外的饿狼,参与二战的借口。
太平洋战场的开辟,让日本疲于奔命,在中国战场上,战略相持阶段也来到了尾声,此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正处于敌后战场的八路军,为了扩大战果,与日军在山东展开了游击战,以达到消耗日军兵力为目的。
在一次对日本的狙击战时,八路军缴获了两挺机枪。因我军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两挺机枪的到来,很容易改变一场小型作战的胜负。
士兵们把这两挺机枪当成了心肝宝贝,恨不得每天都要摸一摸。可是有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八路军联络部部长廉纯一的面前。
上次作战结束,在清点战利品时,并没有发现这两挺机枪对应型号的子弹。想必是日本人在逃走时故意拿走的,就是为了杀一杀八路军的气焰。
当晚,廉纯一可谓是夜不能寐。他心里不断想着,要是能得到这种型号的子弹就好了。这样,在对敌人进攻的时候,那两挺机枪就可以组成火力掩护,冲锋的战士们也能少牺牲几个。
这时,敲门声响起,还没等廉纯一回答,那人便推门进来,一身农人扮相,正是廉纯一的好友,张士钊。
他摘下头上的帽子,拍拍身上的尘土,看到站在窗前背对大门的廉纯一,想到与战士们的闲聊,便明白了廉纯一正在为子弹的事情发愁。
张士钊虽说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从小就认为,人活一辈子,总要干点什么值得说出去的事情。而且张士钊很重义气,特此希望为老友排忧解难。
张士钊放下手中送给廉纯一的饭菜,走到廉纯一身边,用力拍了拍好友的后背,廉纯一疑惑的看向张士钊。
张士钊咧嘴笑了笑:“不就是子弹嘛?铜山车站附近有个军火库,只要想办法把那里面的子弹弄出来,就不用发愁了。”
廉纯一刚想说什么的时候,张士钊大手一挥道:“山人自有妙计,就不劳你费心了。”说完,便大步流星的往家里走去。
为什么张士钊会有如此自信?
这其实跟他之前去好友杜全德家里时有关,他俩在清理仓库的时候,发现杜全德家里竟有一条地道,出口正好在敌军驻扎地附近。
这也是张士钊会知道,铜山车站附近有军火库的原因。
经过几次夜晚偷偷观察,发现除了几个重要关卡有士兵看守外,敌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离军火库还有一段距离。
张士钊与杜全德认为,把子弹弄出来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只要到了深夜,趁着敌军夜间换防的功夫,张士钊与杜全德就如同蚂蚁一般,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弹药搬走,并且类型繁多,足够八路军这支小队用上一段时间了。
为了不显得偷运太过明显,两人只匆匆运出来了13箱弹药。
现在,弹药是有了,可如何把将近两万发的弹药运输出去,却成了难题。
两人苦思冥想,最开始想用白菜做伪装,把子弹送出去。
可两人将准备好的白菜运出城的时候,敌军守卫用刺刀深深的扎到菜框里,以作试探,发现没有异常后,便将张士钊与杜全德放出城外。
殊不知,到了城外,两人的后背全湿了,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幸亏只是试一试,还没放子弹,要是真放了,两人不仅性命不保,全家都得受牵连。
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正在两人垂头丧气的时候,刚好路过一辆粪车,两人被刺鼻的气味熏得眼睛疼,就快步走开。
可走着走着,落在后面的杜全德,猛地一拍大腿,怪叫一声,嘿嘿的笑了起来。张士钊看着好友的表现,愣了一下,便也反应了过来,两人相视一笑,便往回走。
回到家里,将之前的子弹用牛皮纸包的密不透风,放到大桶里,再用腌臜之物覆盖其上,这下,不论谁说,都不能否定这是一辆粪车。
计谋生效了,两人路过守卫的时候,守卫落荒而逃,检查都不检查了,直接放行。
两人做事非常成功,顺利的将这近两万发子弹,交给了八路军。
两人不顾自身生命,仍要将子弹交给八路军,为抵抗侵略者的脚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为这两位有勇有谋的反侵略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