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后,慈禧把李鸿章召到乐寿堂,并把所有太监、宫女打发出去。李鸿章想起上次在山洞里和慈禧的旖旎情景,顿时感觉不妙。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竟惹得慈禧哭起来,胸脯一起一伏地,让李鸿章十分怜惜。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变法维新运动,目的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改革创新,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这场运动受到了光绪帝的强烈支持,但会极大的触动封建统治者们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党”坚决反对变法,于是一场激烈的斗争便开始了。
变法最终以维新派失败,保守党胜利告终。光绪皇帝被关押在在瀛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残忍杀害。此时一个实在难以决策的问题开始困扰着慈禧太后,令本来杀伐果断的她久久不能决策。
这时,朝中众臣们也大致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见,向慈禧太后上书讲了自己的看法,对慈禧做出规劝。其实慈禧心里是想废帝的,但她心中最有分量的两位大臣还没开口,她依旧不敢做出决定。
这天,慈禧在李莲英的陪伴下到御花园散步,李鸿章曾讲过散步的事,嘱咐她散步有好处,她便一直在坚持着。
刚毅和徐桐正好过来,他俩是主张废帝的。二人恭请完太后圣安之后,慈禧没有叫他俩起来,而是叫二人继续跪在地上等着问话。这刚毅和徐桐此时还没摸清慈禧的态度,见太后并未叫他们起身,不由得胆战心惊,生怕说错什么话招来杀身之罪。
慈禧不急不慢的悠悠问道:“荣禄和李鸿章怎么说的?”
刚毅和徐桐小心翼翼回到:“荣中堂没有签百官联名上书,至于李中堂嘛……”
慈禧打断了他俩的回话:“太医说皇帝身体虚弱,实在难以再继续为国家大事操劳。但废帝一事毕竟事关江山社稷,不容得一点马虎,你们还是再问问张之洞,刘坤一这些外省的大臣,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想法。”
于是刚毅和徐桐便退下了。慈禧大概也已经猜到李鸿章的想法,她更不知如何是好了,午休过后,便命人将李鸿章叫到了寿乐堂中。
李鸿章一进门,在进入正题之前,先给太后拿了个稀奇玩意。这慈禧虽厌恶洋人,但却对西洋来的各种奇妙东西非常着迷。今天李鸿章拿的是显微镜,他告诉慈禧,这个东西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慈溪问怎么算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李鸿章告诉她可以见深藏于普通之物中的大千世界,窥人眼所不能窥之细枝末毫。慈禧抬起嵌在手指上的精美护甲问,能看这护甲中所藏之物吗?李鸿章摇摇头:“不必这样大,一根头发丝足矣。”
李莲英听了连忙从自己头上拔下来一根头发双手递到了李鸿章手上,李鸿章将头发放入显微镜中,教慈禧太后怎样去看。太后把眼睛凑到镜头边,只见里面竟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顿时吓了一跳。
李鸿章叫她不必惊慌,这些小东西处处都有,洋人管它们叫“微生物”。这显微镜,就是专门把这藏于暗处的极小之物放大给人看的。
慈禧笑了一声,问道:“那李中堂看来今日也是要把原本藏在暗处的小心思,拿出来放大给哀家看了?当时康党兴起,扰乱国家社稷之时,就有人上折子奏你,我为了保全你将你送到西洋。今日你回来,仍有人说你是康党。前些天百官联名上书,请我废了皇帝。而现今太医院诊断说他病重,也确实不能再理朝政,不知道你是什么看法啊?”
李鸿章回到:“老臣本就是康党,我想做而不能做成的政策他们要挺身出来做,我自然对其心生向往。至于是否废帝,这是太后的家事,老臣无权过问了。”
而此时慈禧已经面露倦态,掩面而泣了。她四岁时就将光绪抱到身边抚养,光绪却在戊戌变法时来了个“围园杀后”,确实叫她有些失望。
但事实上,除了这些随波逐流的臣子们联名上书请求废帝外,封疆大臣和李鸿章这些重臣都不很赞同废帝。且当时洋人们对光绪很有好感,比较认可他,若是执意要废,恐怕洋人也会对朝廷不利,所以废不废也并非慈禧能说了算的。
李鸿章回去之后,便叫荣禄再去劝劝慈禧。
第二天荣禄便求见慈禧,告诉她他已经把百官联名请求废帝的折子烧了,洋人和张之洞刘坤一等大臣都主张不废帝,请太后三思。
无奈之下,太后只好将废帝的事情缓一缓,把光绪囚禁在瀛台便作罢了。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