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只有汤和得以善终?1392年,朱元璋乘车去看望汤和。只见汤和口眼歪斜,嘴角还流着口水。他试图跪下行礼,可双腿不受使唤,怎么都跪不下去。
朱元见状红了眼眶:“别的老伙计都不在了,咱想你啊!”
汤和在腥风血雨的政治争斗中能存活下来是侥幸吗?这得从汤和的经历说起。
1326年,汤和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穷困潦倒的农民家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汤和从小便有着不同常人的壮志。他常常从干活的闲余练习骑马射箭,并且还拉着很多玩伴一起操练,其中的一个小伙伴叫朱重八。
他们从田里挖来地瓜烤着吃,从河里抓来小鱼小虾放在破瓦片上烧熟了吃,这样的食物成了他们终身难忘的美味。
元朝末年,黄河决堤,泥人出世,天下群雄四起,汤和便拉了十多个壮汉一起投奔了郭子兴的义军。
汤和多年习武,又有一身的武略智谋,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所向披靡,很快便升到了千户。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曾经的玩伴朱重八,便派人请朱重八来一起入伙。
而这时,朱重八正在寺庙里做着和尚,每天的诵经敲磬,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收到汤和的来信,朱重八也是犹豫不决,毕竟当时的义军可是朝廷的反贼,这抓到后可是要被杀头的。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重八与红巾军来往的事很快被人知道,并要去向官府告密。无奈之下,朱重八只好选择保命要紧,投奔了红巾军。
没想到老朱首次登场,便锋芒毕露,才能尽施,很快军职就超过了汤和,并且改名为朱元璋,还娶了大帅郭子兴的女儿当了郭大帅的女婿。真是鸿运、桃花运当头拦都拦不住。
汤和也不生气,也不眼红,甘愿辅佐朱元璋,唯朱元璋马首是瞻,朱元璋从此就是我汤和的老大了!
1353年,朱元璋奉命进攻和州。当时随行的很多将军都是朱元璋的同辈,有的甚至比朱元璋的军职还高。他们往往不听朱元璋的号令,自我行事。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但也没有办法。
此时汤和站了出来,带头号召大家听从朱元璋指挥,一起团结作战,巩固了朱元璋在军队的领导地位。
1355年六月,汤和进攻陈野先时受了箭伤。他不顾伤痛,奋勇作战,最终取得胜利。朱元璋对此大加赞赏。
汤和曾经在常州痛击张士诚,张士诚献出美女财帛,企图贿赂汤和。此时飘了的汤和说:“如果我帮助朱元璋,朱元璋就能取得天下。如果我帮助你,你就能拿取得天下。”
此事后来传入朱元璋的耳朵,朱元璋虽然当时没有责怪汤和,但是以老朱的个性,内心估计犯了不少嘀咕。
1388年,朱元璋年岁已高,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子孙无法控制住这些骄兵悍将,时不时地向军队将领“找茬”。
汤和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因此以身体老迈为由,希望落叶归根,埋葬故乡。朱元璋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
当时倭寇犯境,朱元璋思来想去,只有汤和能解此围。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后,决定筑城59座以抗击倭寇。
1389年,汤和归乡,朱元璋赏赐金银无数,特令汤和每年享有一次进京面圣的权利。
1390年,汤和面见朱元璋之时已经不能说话,只能用磕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朱元璋拉着老友的手不住叹息,说起了从前在一起的种种经历,两人不住的流泪。
1395年八月,汤和戎马一生的生涯谢幕,终年七十岁。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悲从中来,仰头望着天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孤家寡人。他似乎已经得到了天下的一切,但却再也没有人喊他一声重八,再也没有人请他吃一次烤地瓜。
汤和的尸骨埋葬在故乡安徽蚌埠曹山,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