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没人懂你?

生活情感心理 2024-08-17 02:57:59
原因其实要追溯到婴儿时期 🍭婴儿时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的想法可以被人读懂。我们不需要说明,周围的人就会主动猜测我们的意图,而且通常他们都能猜对。父母家人能准确猜到我们是想喝奶还是睡觉,或者我们只是想再次晃动玩具。 ⚠️这样的相处特征在婴儿时期对我们很重要,并且会让我们非常满足,但它同时也为我们日后的生活设下了危险的期望。这样的相处模式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普遍的错觉: 「任何人,尤其是声称在意我们的人,应该读懂我们最深的希望,而不需要我们多解释。」「我们可以保持沉默,他们会读懂我们的心。」 👂🏻认为哪怕我们实际上没有明确说明,别人也一定能知道我们的意思和要求。认为对象应该能知道我们为什么烦恼、朋友应该能意识到我们的敏感之处、同事能凭直觉掌握我们希望在工作中做的事情。 💦并且,我们还会认为如果他们做不到,那么这一定说明他们不够好、在装傻或者愚蠢,因此我们有理由生闷气。 🍃在这种奇怪的行为模式中,我们因为对方的错误而惩罚他们,却又拒绝向其透露真实原因。实际上,这一切归根结底说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忘记了「教学」的根本重要性。 🔎教学并不只是专注于向未成年传授科学和人文知识的独特职业。它是一项我们必须每天都付诸实践的技能,是一门我们必须通过努力和耐心精通的课程。而课程要传授的主题就叫做「我们自己」。 ——我们喜欢什么? ——我们害怕什么? ——我们期待什么? ——我们想从这个世界上得到什么? ——以及我们对事物有什么样的期望? 💡尽管婴儿很聪明也很可爱,但他们关心的就只有少数几件事情,而对一个普通成年人来说,从系鞋带的方式到处理工作的风格,甚至再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对于各种话题都有各自固定的想法。 在小时候,我们从来不需要为这些事情烦恼。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意识到,我们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依赖从前婴儿的时期,是时候鼓励自己学着先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直接就放任自己陷入愤恨和郁闷中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在「教学」这件事上做得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并不一定就代表我们懒惰或不好,只是我们很难去相信,真的会有那样的人,让我们想进一步详细地介绍和讲述我们的内心💞

0 阅读:0
生活情感心理

生活情感心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