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的最高古塔·圆应塔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5-03-30 16:04:24
圆应塔,位于上海松江区中山中路666号西林禅寺内,又称延恩塔、西林塔。西林禅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元末时,毁于兵祸。明洪武年至 正统年间,几经重修迁建至现址。正统十四年(1449年)圆应塔重建告竣。明正统皇帝敕封并赐名“大明西林禅寺”,塔名改为“西林塔”。据载三吴诸塔无出其右者。 圆应塔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是江南流行的楼阁式宋塔形式,总高47米。各层四面设壸门,方向依次转换。底层外加砖体围廊,南北设拱形门洞。每面墙体长3.05米,往上逐层收缩。每层外墙嵌以模印佛像砖,墙砖刻有供养人姓氏。底层内壁嵌四方明代沈恺草书诗文碑,围廊外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西林禅院圆应塔记》、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西林大明禅寺圆应塔记》碑刻。 塔刹顶部宝瓶和天宫、地宫内藏各式佛像、经书、法器、钱币等一千多件。宝瓶内放置银、铜鎏金小佛像5尊。天宫位于七层塔顶的中部,80厘米见方,深75厘米,塔刹中心木从天宫中心穿过。天宫东、西、北三面设有供台,供台和地坪上供奉有石碑、佛教造像、琉璃法器、佛骨、经书、木盒、钱币、石螺、铜盒、木雕莲花座、水晶珠、圆形水晶挂件、玛瑙小牌、琥珀含珠等。地宫位于圆应塔塔心室地平面下,上覆盖皮條砖和二层长方形石盖板,地宫开口距塔心室地平面118厘米,呈正方形,东西长113厘米,南北宽108厘米,深82厘米,在北面和东、西两面偏北处砌有三层阶梯式供台,三层供台上主要供奉佛教造像八十多尊,地坪上供奉主要为石碑、玉、水晶、玛瑙、琥珀饰件、铜镜、钱币等。 圆应塔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曾先后予以修膳。 1982年9月,西林圆应塔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于1993年10月正式启动,并于1994年底竣工。2022年3月,对圆应塔的外墙面等再次进行修缮,并于同年9月竣工。 图一:30年代圆应塔 图二、三:圆应塔局部 图四:圆应塔和西林禅寺 图五:圆应塔 图六:塔刹宝瓶中罗汉像 图七:圆应塔天宫内景 图八、九:圆应塔地宫内景 图十:现状 图十一:今位置

0 阅读:1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