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贝当公园”·花园、菜园、公园三部曲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5-04-01 15:22:03
贝当公园(今衡山公园),位于斯德郎路(今广元路)、贝当路(今衡山路)、汶林路(今宛平路)路口。1925年8月,法租界公董局计划在此辟建公园。原址北部有一条旧河道,地势低洼,施工中用来自疏浚徐家汇河的河泥陆续填高场地,铺种一片大草坪,种植一些树木,1926年始成花园格局。
当时适逢北伐战争,租界内法国驻军大增。为此,1927年4月公童局决定将该园改为贝当路蔬菜园,种植蔬菜以供应驻军。1932年后,该园逐步恢复成公共园地。1935年3月的公董局会议决定大幅度整修公园,旋即新建由水泥柱和竹篱组合成的围墙,以及贝当路公园人口的旋转式栅门。1922年,法租界公董局劈筑了一条从今桃江路至肇家浜路华山路的道路,为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做出卓越战功的法国元帅贝当,该路取名为贝当路。因公园坐落在贝当路上,故定名为贝当公园。
1936年3月1日,贝当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实行购票入园。正式通告中称,凡持有顾家宅公园(今复兴公园)常券者,概得入内游览。园内环境清幽,碧草如茵,茅亭清雅,石像峥然,诚游客之乐园。当年入园人数为22179人次。受战争影响,1937年的公园游客量略有减少。后来为吸引游客,增加了贝当公园的花卉装饰,1938—1942年的年均种植花卉达1.5万多株。该园1940年的游客人数达64473人次,1941年更是达到 87765人次,游人数一直位居法租界小公园之首。
1943年10月,该园改名为衡山公园,园名沿用至今。
图一:毕卡第公寓(今衡山宾馆)左侧的贝当公园
图二:贝当公园内景
图三:行号图上位置
图四至八:贝当公园内景
图九:贝当元帅
图十:贝当路(今衡山路)远处可见徐家汇教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