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贵州一泥瓦匠给开国上将杨勇写了封信:“我还活着,请给我安排工作!”收到信后,杨勇十分惊讶,当即大手一挥:“给你个副区长当当!” 孔宪权,1911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小时候给地主放牛,长大了干杂活,日子苦得没法说。1920年代末,红军到了浏阳,喊着要翻身解放,他一听就激动,立马投了红军,从此跟上了革命的队伍。 进了红军,他干劲十足,学打仗特别认真。1930年,江西龙冈战役,他带队干翻了国民党第十八师,还抓了对方的师长,部队里都叫他“程咬金”,说他命硬打不死。1932年,师政委黄克诚看他靠谱,推荐他入了党,他信念更坚定了。1935年,长征打娄山关,他当突击队长,冲在最前头,结果左腿中了六颗子弹,差点没命。战友把他抬到遵义天主教堂,医生硬生生挖出弹头,他却因伤太重留在了当地。 组织把他安置在一户姓宋的人家养伤,还给了300块大洋。他腿瘸了,走不了长路,后来就学了泥瓦匠的手艺,靠这吃饭。乡里人叫他“跛脚瓦匠”,他也不恼,偶尔还挑担子卖点小东西补贴生活。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全国热火朝天地搞建设。孔宪权虽窝在贵州乡下,也常听人说起外面的新鲜事。他识字,闲下来就看报纸,有一天翻到一张旧报纸,上面写着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的名字。他一瞧,心跳快了几拍——这可是当年红军里的老战友啊!他琢磨了好几天,觉得自己还能干点啥,就从破箱子里翻出毛笔和纸,借着煤油灯的光,歪歪扭扭写下几行字:说自己还活着,腿瘸了但不废,想为国家出力,请老战友帮个忙。写完他小心封好信,托人寄到贵阳。 没多久,信到了杨勇手上。他正忙着批文件,随手拆开一看,眼睛瞪大了。这“跛脚瓦匠”竟是失散多年的孔宪权!当年娄山关那场硬仗,这家伙腿都打烂了,还以为早没消息了,没想到还活着。杨勇心里一热,马上让人回信,又联系了黄克诚。黄克诚一听也激动,赶紧给遵义地委写信核实。地委派人查了查,发现孔宪权这些年老实干活,没啥问题。开会一商量,决定让他当第七区副区长。杨勇听说后乐了,心想这老兵当年那么能拼,现在干个副区长肯定没问题。 1950年底,孔宪权当上了第七区副区长。他拄着拐杖跑村里,帮乡亲们修路搭桥,裤腿常沾满泥。1952年,组织又找他,让他去筹备遵义会议纪念馆当秘书。他没推辞,带着人走遍山村,收集红军留下的枪支信件。有次听说山里藏了块石碑,他跛着腿爬了三小时山才弄回来。1955年,纪念馆建成,他当了首任馆长。1958年,邓小平来参观,看了展品夸他干得好,他只是笑笑,说自己没啥特别的。 后来,他还带着人编了本《红军长征在贵州》,把自己打娄山关的事写进去,找老战友核对,书里全是真材实料。书出了名,不少学校拿去讲课,他听了特开心。年纪大了,他身体垮了,1988年11月7日因病去世。七大军区的老战友都发了唁电,胡耀邦也送了悼词。大家都说他这一生值了,从战场到乡下再到纪念馆,把红军精神守到了最后。
1950年,贵州一泥瓦匠给开国上将杨勇写了封信:“我还活着,请给我安排工作!”收
历史有小狼
2025-04-06 00:49:21
0
阅读:1107
老飞新手
胡编乱造!干部管理有严格制度,军队领导不能任命地方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