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在上海逝世,追悼会上粟裕向中央申请:我有一个要求 陈赓与粟裕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经历和深厚的相互尊重之上的,尽管两人在战争中都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他们的相识却在相当晚的时刻。1947年,虽然他们的经历有许多交集,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但由于战场的分隔,直至那时两人才得以见面。 这两位湖南老乡的故事,简直像武侠小说里错过的绝世高手——南昌起义时陈赓是营长,粟裕是警卫班长,明明都在起义现场却愣是没碰过面。直到1947年中原战场,两人才算正式"认亲"。粟裕带着华野猛虎下山,陈赓领着刘邓大军里的精锐,见面第一句话就整得跟武侠片似的:"闻名不如见面!" 说他们像"神雕侠侣"有点肉麻,但战场上配合起来真能要人命。围歼国民党整编3师那会儿,粟裕指挥正面强攻,陈赓带兵侧面"抄作业",一个挖壕沟玩地道战,一个搞诈降唱空城计。仗打完分战利品更绝——陈赓的兵说"我们就是打酱油的",粟裕的兵反手就把最新款美式装备塞过去。这哪是分赃?分明是高手过招式的商业互吹。 建国后的故事更带劲。粟裕当副总参谋长时,死磕着要拉陈赓来当搭档,毛主席都差点没拦住。后来搞哈军工,粟裕拍胸脯保证"除了陈赓没人镇得住场",结果陈赓真把哈尔滨的冰天雪地整成了中国版西点军校。这俩人就像武侠里的"双剑合璧",粟裕负责战略规划,陈赓玩转落地执行,配合得比相声里的捧哏逗哏还默契。 但要说最催泪的,还得是1961年上海医院那出"生死局"。陈赓心肌梗住院,粟裕拖着病体天天往病房跑,俩老头凑一块不像将军倒像胡同大爷——一个偷藏卤肉给酒鬼李克农加餐,一个帮对方打掩护躲医生查房。最后送别时刻,粟裕死磕着要亲自抬棺送机场,站在停机坪上看飞机变黑点的背影,活脱脱就是武侠片里送兄弟归隐的镜头。 有人觉得这种战火情谊太"老干部风",其实剥开历史滤镜,这就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顶级信任。粟裕1958年挨批时,陈赓敢当着众人面呛声:"说粟裕不会打仗?那中国还有谁会打?"这种敢拿政治生命为兄弟背书的情义,现在职场里给同事点个赞都算"过命交情"了。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5点赞】